前面诸位已经普及了诸多知识了,在此本人只说一下甲骨文的学习方法。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基本上是目前古文字学研究的三大分支。其习得方法既没有系统性教程,也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言,主要靠释读与摹写甲骨图版,配以释文辅助阅读。如果能有专业人士的课程辅导,效果更佳。就笔者浅薄的了解,在北京地区目前还在坚持教授甲骨文课程的只有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朱凤瀚教授,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黄天树教授,前者教授的课程内容较为基础,后者的课程更为系统。下面谈谈甲骨文入门学习的途径。

在学习甲骨文之前,要有最基本的古文字学基础知识,在此推荐两本古文字学领域的必读基础——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修订本) (豆瓣)》与林沄先生的《古文字学简论 (豆瓣)》。裘锡圭先生与李学勤先生,目前是古文字学研究领域无出其右的泰山北斗,李学勤先生的确是天纵之才,裘锡圭先生一生看书极精,能从细微处见真情,他的这本教材畅销数十载,享誉海内外。林沄先生一生虽然著述不多,但是教书育人乃一代名师,目前古文字学界的新兴力量有多人属于林先生门下之徒。

继而我们就可以来膜拜一下甲骨文领域无法逾越的大师——郭沫若先生!如果你没学过甲骨文,根本不知道郭沫若先生的学术成就有多伟大。甲骨文从发现到研究已经一百多年了,最棒的入门书还是郭沫若先生于1932年出版的《卜辞通纂 (豆瓣)》。因为甲骨文多是商人占卜前后书写的卜辞,故而本书以此命名。本书的好处是告诉你如何释读甲骨文,每一片都有拓本和释文,甚至连甲片当中的语序都用线划出来,方便读者释读。因为甲骨文的书写,如果是龟甲的话,有时会以中轴对称来刻写卜辞。但往往是哪里有空就在那里刻画,书写语序非常随意,没有绝对的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的书写。

在读完《卜辞通纂》之后,可以再读郭沫若先生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 (豆瓣)》,该书以断片为序,印证了王国维有关殷商历代诸王世系,本书也是经典的甲骨学入门书。此两本书虽然是经典书,但是其单行本均在80年代发行,同属《郭沫若全集·考古编》早已绝版,2017年科学出版社刚刚出了该书的再版,却没有发行单行本,仍旧价格不菲。

除了这两本专论以外,如果要系统性学习甲骨文的话,还可以看郭沫若先生主编的十二卷本《甲骨文合集 (豆瓣)》(业内通称《合集》),依旧是价格不菲,就算复印也是要花费4位数的资金,且该书没有释文,需要参考胡厚宣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合集释文(全四册) (豆瓣)》,但是近年来甲骨文研究更新了不少学术成果,所以胡厚宣先生的释文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全信。读《合集》的同时可以参考《裘锡圭学术文集》(业内通用简称《裘集》)第1本《甲骨文卷》(本书也没有单行本,想读要不买全集,要不复印)。裘先生的甲骨文论文写作的最为标准,而且经典论文诸多,作为初级入门研究是为上品。

如果能将《合集》的重点骨片都熟练掌握之后,基本可以进入甲骨文学习的初步研究阶段(基本上最快也是学了一年之后了…),此时可以开始做研究。以目前而言,基本上甲骨文研究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基于甲骨文的语法、语序研究,此类研究者如沈培、齐航福;一种是将甲骨文断片加以缀合考释的作品,这以黄天树先生主编的《甲骨拼合集 (豆瓣)》,台湾学者蔡哲茂《甲骨綴合集 (豆瓣)》、林宏明《醉古集 (豆瓣)》最为知名。一种是考释文字的著作,具体参考之前提及的《裘集》第一卷;一种是基于甲骨文字字形的研究,如王子扬等;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卜辞中所列举的史事,探寻历史特征与历史规律,如姚萱、常建华、魏慈德等关于花东非王卜辞的研究。

目前安阳古文字学博物馆贴出了重金悬赏《关于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光明日报-光明网》,如果有人能释读出一个甲骨文字,就可以奖励十万元,但也专业的眼光而言,这实在是太难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后,郭沫若、唐兰、于省吾等第二代古文字学家扬名立万的时代【甲骨文学界有“甲骨四堂”的说法,指中国近代史中甲骨学研究的四大泰斗,即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和郭沫若(字鼎堂)。严格意义上来说前三者算第一代学者,郭先生是其成就最大】,可以被识读的甲骨文字约有1000多字,时至今日能被识读的甲骨文字仍旧没有超过2000字。

如果有人对目前甲骨文研究的前沿课题感兴趣的话,可以参看甲骨“三斌”的论文,即社科院的严志斌、南开大学的蒋玉斌与吉林大学的周忠兵的研究成果,基本上代表了70后学者之于甲骨研究的最高水平,这三位都是林沄先生的高徒。

最后说一下甲骨文研究常用工具书,除了《说文解字》以外,还有刘钊领衔主编的《新甲骨文编(增订本) (豆瓣)》和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豆瓣)》,主要是在考订字形时,备以参考。

有人说以上的甲骨学知识梳理,更像是甲骨研究入门书目导读,那么补充一个甲骨文学习的例子,笔者随手以近日学习的《甲骨文合集》第9册编号第27781片——H27781解析:

第一步,判断字形(甲骨文因时代不同,占卜主体不同,也有诸多类型的字体):

合集 H27781其字形应属于何组二类。

第二步,释读文意,本片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释文两条:

左:甲午卜,王其省尌于(柏木)匕(比)□

右:□□往来无哉(灾)。

第三步,查阅工具书解析重点字词,并参考相关学术成果:

(1)省,字出于《说文解字》74页上,《说文》:“省,视也,从眉省,从屮。 ”甲骨文中从目部。

(2)尌,树之初文, 会意字,曾有学者将其释读为“权”字,有误。应该是树字,参考《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中的《释“尌”》一文,与董作宾主编的《小屯殷虚文字乙编》(业内通称《乙编》)第1781号甲骨研究相关。(甲骨片有时不仅收录于一部书中,不同书的拓本清晰程度不一,有时需要互相对照参考)

(3)柏木,合文,音柏,地名,指树木比较多的地方

第四步,简要概述本片的学术价值:

合集27781中记录了商代就有植树造林的事情了。

以上大致是细读一片甲骨的学习方法,当然即使只是把合集中的重点断片,以此类似方法学习一遍的话,也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更何况如果想要全部掌握每一断片的学术价值,那么所花费的时间上不封顶。总之甲骨学是一门很艰深的学问,笔者以几乎古文字学零基础为始,至今旁听甲骨文课程一年有余,也不敢妄称敢研究什么甲骨学,只不过目前觉得上文字学课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识读70%的内容,上课再也不会一脸懵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