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B, _% T+ ?# w1 \ ?* `
+ Z* a+ j1 A0 ^( O* d+ ]2 K8 ?
+ H y% e, i! u& G9 H- W. k8 p- i. |
纽约近日气温骤降,最低只有12摄氏度,一名行人冒雨走在时代广场上
+ R0 x' H6 ^% }, L# g
/ m i; s& J% R& g6 o 英国近日遭遇强风天气,几位行人顶风艰难行走, Z0 N8 X# b# t/ h, j2 O8 Q. w% ~7 F
今年夏天,罕见的袭击北半球,从美东、欧洲到亚洲,都经历了有气象记录130年来最热的夏天,但入冬后气温开始骤降,北半球气温可能要比往年偏低。气象专家警告说,欧洲可能将面临“千年一遇”的新低温,中国等亚洲地区也可能难以幸免。这种异常气候与干扰大洋暖流活动的“拉尼娜”现象有关。
, K( |9 A0 B5 _7 ^- v: h 加拿大寒流袭小麦减产
1 b3 I |* [! g* G5 t# |* k' U 受今年入秋后天气比正常年份寒冷的影响,加拿大已发出警告,指出今年小麦和用于生产食用油的油菜籽产量会显著下跌20%。+ e2 E; R0 ]3 |4 i
加拿大艾伯塔省近日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霜冻,气温低至零下4到9度,导致部分农作物质量受损。加拿大的统计数据显示,寒冷天气和雨水也推迟了西部草原省份的播种时间,今年小麦和油菜籽产量会显著下降。加拿大统计局预测,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和艾伯塔省的小麦产量将为2000万吨,较去年降 18.5%;油菜籽产量会减少16.3%。
3 X$ |) D! s" q+ `3 M) I* ^ 因为许多小麦出口国今年都因天灾而歉收,如俄罗斯受山林大火影响导致小麦大减产,澳大利亚也减少出口量,使人关注严寒天气会不会进一步影响供应,刺激全球粮价。
/ Q/ Z' \; Z; I" @: Z 墨西哥湾暖流缩小0 e8 j* p' l. k2 b
今年夏天美国、欧洲和亚洲都频频频创下历史新高温,尤其是欧洲地区,但是这个冬天可能正好反过来,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即将来临的冬天,欧洲地区恐怕会出现超低温的极端天气,欧洲民众可能面临千年以来最冷的寒冬。
( v3 q6 g( L1 w4 f8 A! R! }& l8 P 波兰科学家指出,之因此出现这种极端天气形态,是由于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所致。这股洋流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要角之一,但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而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 W- y9 o/ S9 u- O( B" H 在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气象局5日表示,“拉尼娜”现象已经有进一步增强的态势,并且可能持续到2011年初。
2 o; V- t6 v( u8 ]
F' z- z8 r# |6 K2 Z) G- c& f2 a# o 英国+ S2 X6 m5 @' i# L6 G7 R
9月底气温30年最低
R' H {( Z: K, s* b$ V7 r 去年英国遇到31年来最冷的冬天,《每日邮报》5日又指出,英国可能要再次面临一个俨如北极气候般的寒冬。该报引述曾准确预测今年酷暑夏季的英国独立气候预测机构“积极天气解决方案”的预报说,英国今年冬天会出现猛烈暴风雪,情况将持续到明年1到2月,低温将接近去年苏格兰冬天测得的零下22.3度的纪录,暴风雪也随时将瘫痪当地交通。该组织高级气象预报专家乔纳森鲍威尔4日预报说:“大多数人觉得不会接连遇到两个极端严寒的冬季,所以他们觉得今年入冬之后天气会比较温暖。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冬季将会和去年冬季一样冷。”
L3 X5 Z7 K7 D& s% L9 v 英国气象局也表示,苏格兰9月25日测得摄氏零下4.4度,是英国近30年来最寒冷的9月夜晚,未来恐怕要再面临一个类似北极的寒冬。
_- r0 p7 @) | 俄罗斯
- P5 @: a3 s) f; ~+ y- l 预测明年1月酷寒4 C3 R& {7 J# s8 X" p
俄罗斯电视台Fobos气象播报专家瓦迪姆扎沃琴科夫6日表示,“一般预报下一个月的气候准确率仅有70%,不过寒冷的气候肯定将无法避免,特别在11月之后,结果会更明朗。”
# i3 G7 P* \- G. D" A6 a3 Z$ w 目前俄罗斯中部部分地区已有低于过去同一季节均温的气温出现。俄罗斯水文气象中心稍早前预测,当地冬天最冷的月份将出现在2011年1月,到时候将会出现摄氏零下25度的低温。' I$ @) g0 F% o2 d+ u
俄罗斯政府现在已经未雨绸缪制定紧急计划,在异常寒冬到来时对幼儿园、学校、医院等设施加强保护。
8 T$ v6 b# O1 S6 v7 Y, o& g2 h 俄罗斯政府因为担心流浪人员可能无法度过如此严寒的冬季气候,已经下令要求社会工作人员和警方随时待命,必要时进行强制介入,对流浪人员进行安置,防止出现有人冻死街头的现象。9 a) _) j6 b8 U2 `
2 A; n# L5 y x0 ]7 q 中国; E# n# x6 u1 N" u. Z! R5 S
东北华北大风降温
# A' P3 j2 L( L4 {( }: d 中国的气象部门也曾警告,今年要预防秋汛及寒冬。中国华北、东北地区近期的天气也较正常偏冷。上月中,中央气象台曾发出预报,指出9月底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较频繁,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等地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至2℃,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的局部地区气温偏低幅度更达3℃。. h- p- p! R, A! m5 b; S
中央气象台5日又指出,新一股冷空气袭击中国北方地区,东北、华北地区会迎来大风及降温,未来3天局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以上,一些地区更会有大暴雨。$ @/ S3 T9 x; _& C$ H% e* i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雪灾也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今年“拉尼娜”活动强烈,值得密切关注。
5 A: f( R" ^# \1 r) u
6 l6 V, r* M& ~- z ■小资料:, @' x( `; I% n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4 q5 e2 r+ Z6 I }5 F# C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是自然现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会出现,却截然相反。“厄尔尼诺”是西班牙文“圣婴”的译音,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暖。“拉尼娜”就连名字也与其相反,是西班牙文“圣女”的译音,指的是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冷。3 o, H" n' G+ R/ ?# q3 X4 s2 W
“厄尔尼诺”出现的周期并不规则,平均每4年一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 E. K( i9 j" p0 l: o6 \4 X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 h. [2 ~) p5 A4 w! k( i
在中国,一般来说,“拉尼娜”现象在秋冬季会使华南的东北季候风较强,使冬季气温比正常情况低。
^" ~/ h/ f2 Q
9 Q/ ~+ k. K! Y8 w9 D J& K"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