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281|回复: 0

晋江村民建公厕挖出唐初古墓 出土大量珍宝(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 年 10 月 15 日 23: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k" V7 ]$ ^6 G+ e9 H
5 ?: }- X. ~6 X2 }1 `9 M

1 s7 z+ q9 X! h' m)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f. Q4 r, d( j$ F9 S) o3 }
晋江内坑吕厝村的村民打算在一片荒地上挖座公厕,没想到一锄头下去,却挖出了一座完整的唐初古墓。
3 ]& s0 E& Y: x( Q/ _- n昨日,由泉州市博物馆与晋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对这座古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精美的随葬品。经考古工作者推断,墓主是位士族,男性,而且是个读书人。该墓对研究泉州一带的唐朝墓葬有着重要意义。
& C; z# E/ o7 `& j& `
) G8 \: Q' N4 Y; O6 s# l'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3 o! W2 ]& U2 `
2 F/ J0 q, U% h3 x/ h+ b"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L9 D$ p8 Y; ^- S
考古人员进入墓室发掘
7 ?* F8 {! ]2 f8 e9 f  O0 y

  \8 s- @7 k/ g) |4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F, A7 b8 O  x* n' V  G' Z1 p唐代灯具
  e" \7 f; k5 \    古墓概况0 w) s0 f8 T9 x# G7 d
  保存完好从未被盗
$ Z% _2 r: W, l7 n
  经过考古工作者近一天的发掘,这座古墓的形状已完全呈现出来。墓穴呈拱形,墓门看起来有点像窑洞,由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度约为5.5厘米的砖头砌成。古墓长3.8米、宽1.6米、高约2.2米,整座古墓保存完好,砖块之间连接紧密,没有被盗痕迹。
- t3 J# D6 r7 ?  “7月初,我们村打算在这块荒地挖座公厕,没想到才挖了1.3米左右,就挖到了一些大砖块。”村民蔡志迎兴奋地向记者描述起当时挖到古墓的情况,与普通的砖头不同,这些砖头上面刻有鱼形、钱币状的花纹。裸露在外的砖结构呈弧形,是墓室的顶部。整个墓室被厚厚的土层覆盖。村民们赶紧停下公厕施工。* F; I4 u' z: V# F" n
  接到报告后,警方与当地村民一起对古墓进行24小时的守护。
* T  N$ w9 M" B) e9 D6 l9 R
# ?3 k5 z; y7 R; Y/ T+ \& n# m2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Y; Y# H5 r- O$ K& |  k* Q2 U+ G随葬物品
0 v& m" ~; T; T% V0 K  红土掩盖精美器皿

5 l; @# {+ X, ^+ n: O% T  由泉州市博物馆与晋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组成的考古队从墓顶凿开了一个洞,与墓门两面同时发掘。墓室里面很宽敞,参与挖掘的村民不时将墓室里面的红土用簸箕运出来。据考古人员推断,墓室内的红土应该是由长期从砖缝渗入的泥水留下的,红土还很松软。
; ?, z+ K6 p1 g0 O! ~  E  考古工作者未在墓室里找到遗体残骸,但发现了珍贵的器物。盘口壶、五盅盘、砚台等随葬品虽然被泥土掩盖了纹饰,但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遗体与棺木则有可能在千年的岁月中已风化消失。3 n- \$ T2 G( q) z! r/ C* `8 {
  墓主猜想5 h" L$ v% c$ y1 t+ L$ ]3 n6 d
  他是位文人雅士

  D1 j- v! Z8 P# I7 Q  当天18时许,随着整个墓室挖掘工作的结束,一批沉睡一千多年的随葬品呈现在考古人员面前:盘口壶、五盅盘、双系小罐、灯、三足砚台、船型陶灶、虎子(夜壶)、鐎斗。, q+ Z# c! C" G- y/ h) G1 m7 c3 b- \
  “这是一座凸字型砖室墓,初步推断建于唐初。”负责指挥现场考古发掘的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告诉记者,很多皿器具有南北朝风格,墓室结构则已显示出唐初的特征。“墓主是当时比较富足的士族,从随葬品内有砚台来分析是位男性,并且是个读书人。”2 b0 c: [  d4 {. y
  陈建中介绍说,整个墓室全是用红砖砌成,结构完整无损,随葬皿器种类丰富,十分罕见。墓砖上有鱼纹、钱纹、夜脉纹、蓖梳纹四种文饰,“这是典型的中原装饰风格墓葬。反映了内坑沿海一带早在唐初以前就有人居住、生活,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1 w  F5 B/ C; o, O! H. Z# b' D
  8日,泉州、晋江考古工作者对晋江内坑吕厝村挖公厕挖到的一座唐朝古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精美的随葬品。经考古工作者推断,这是一唐初古墓,墓主是位士族,男性。考古工作者称,该墓对研究泉州一带的唐朝墓葬有着重要的意义。 荒地挖公厕挖出一座古墓 “内坑吕厝村在挖公厕时挖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正在发掘。”8日下午,记者接到报料后赶到现场。 该村挖出古墓的消息在当地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记者来到现场发现,当地上百名群众将墓地周边围得水泄不通,众说纷纭,充满着期待,都想亲眼目睹古墓出土的珍贵文物。 经过考古工作者近一天的发掘,这座古墓的形状已完全呈现出来。墓穴呈拱形状,墓门例似于窑洞形状,全是由长40厘米、宽约20厘米、厚度约为5.5厘米的古砖砌成。古墓长3.8米、宽1.6米、约2.2米,古砖头的内部都呈灰白色。令人兴奋的是,整座古墓保存完好,砖块之间连接紧密,都没有被盗的痕迹。 “7月初的时候,我们村在这块荒地准备挖一个公厕,没想到才挖了约1.3米深,就挖到了一些巨大的砖块。”村民蔡志迎兴奋地向记者描述起当时挖到古墓的情况,与普通的砖头不同的是这些砖头上面刻有类似鱼形或钱币形状的花纹。裸露在外的砖结构呈弧形状,是墓室的顶部。整个墓室被厚厚的土层所覆盖。考虑到有可能具有是个古墓,就停止了公厕的施工。接到报告后,村委会感觉到了古墓的价值,马上向政府汇报。由当地村民与警方组成的人员对古墓进行24小时的守护。* A  a. I2 e) l# K0 `5 z. Y' F
  出土大量唐朝珍贵文物 因为泉州市博物馆与晋江市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员从墓顶凿开了一个洞,与墓门两面同时发掘。记者走近发现,墓室的里面很宽敞。参与挖掘工作的村民不时地将墓室里面的红土用簸箕运出来,据悉,墓室内的红土应是长期从墓室的砖缝渗入的泥水构成的。看得出来,红土还很松软。现场还时不时地有疏松的泥土塌陷下去。 从墓室里传来的消息让人们兴奋不已。经过考古工作者紧张细致的工作,虽然未发现遗体残骸,但还是出土了相当一部分珍贵的器物。盘口壶、五盅盘、砚台等随葬品虽然被泥土掩盖了纹饰,但仍散发着历史沉淀的魅力。 墓主是位士族$ K1 w% c8 G( k( ]) x
  18时许,随着整个墓室挖掘结束,一批沉睡一千多的年随葬品呈现在考古人员面前:盘口壶、五盅盘、双系小罐、灯、三足砚台、船型陶灶、虎子(夜壶)、焦斗(音)。% ^% ?0 ^" |) A3 Z: U; i( B9 Z

1 z) w1 z2 {+ R* k* }#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2 c) q. v# ?, H0 P
 “这是一座凸字型砖室墓,初步推断年代为唐初。”负责指挥现场考古发掘的市博物馆陈建中馆长告诉记者,很多皿器具有南北朝风格,但制作风格及墓室的结构组成是唐初的,由此初步推断其年代为唐初。“墓主是当时比较富足的士族,从随葬品内有砚台来分析是位男性,并且是个读书人。” 陈建中介绍说,整个墓室全是用红砖砌成,结构完整无损,随葬皿器总类、数量都非常完整,十分罕见。这对该墓年代的确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墓墓砖上有鱼纹、钱纹、夜脉纹、蓖梳纹四种文饰,“这是典型的中原装饰的墓葬风格。反映了内坑沿海一带早在唐初以前就有大量的人们居住、生活,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墓砖文饰中有钱、有鱼,表明了生者对死者的一种寄托。”
# Y& O0 Q$ I, {2 L6 q6 Q/ {" j  延伸' g& U) G  F. a# J& @  c
  传说一:明正德皇帝曾在该村住了一夜
/ I' [! r) y8 F6 @0 @
  在一旁观看挖掘现场的吕厝老人协会蔡种水老人,拿出一本清乾隆版《晋江内坑镇吕厝村蔡氏族》告诉记者,当地传说,明正德皇帝南巡时曾在吕厝祖祠住了一个晚上。蔡氏宗祠还保留着一副正德皇帝写下的对联:“正德出题千里是重重山重水重庆府;顺仁对一人为大大邦大国大君王。” “族谱上记载,吕厝村蔡开基祖吕尚治的孙子吕顺仁是秀才,负责接待,正德皇帝见他年轻又有才华,就封了他一个户部主事官当。”蔡种水老人介绍说,当地还有留下不少有关于与正德皇帝有关的古迹,宗祠有三个大门,正德封的。三个大门只有当官的才能拥有,门口有一个石鼓,敲起来会发出响声。 蔡天贡老人,隔壁村还有一座山就思母山,就是传说正德皇帝游该山后因思念妈妈,当地村民为了纪念正德皇帝,就将山命名为思母山。
' {. L  Y1 X1 J; r
, v: e5 b; K!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F, T% T5 k9 _% e6 r* F( |$ a3 Q
图中红点处为古墓在卫星地图上的位置3 M3 v& s5 V# N. _$ D! l# F2 ?: [  S" p

; _+ ^' h/ H1 M. I, Z4 [0 g2 L0 p9 H  传说二:为避诛九族 吕氏村民一夜改姓
7 N2 k# W* z: f2 Q5 L6 ~
  吕厝村现有常住人口1500人,全部姓蔡。吕厝村村民不姓吕却姓蔡,这是何缘故?吕厝村蔡氏族谱上是这样解释的:明末清初,兵荒马乱,吕氏改姓蔡氏。蔡种水告诉记者,原先蔡姓的先祖就是吕姓,为了不让吕氏遭受灭顶之灾,一夜间全部改为蔡姓。如今,当地蔡氏仍奉吕姓为先祖。 十几年前,以前有挖到一个清顺治年间的墓志铭,
0 z  _; @( n3 q: ^" k6 K; f7 s, ~  明末清初,该村一名吕氏宗亲在京城当官,不知是为何开罪了皇帝,被诛连九族,“御林军来我们村庄抓人,问一个正在洗菜的老人问村民是不是姓吕?老人听不懂官话,就手里的一把青菜递了过去。御林军误以为当地村民是姓蔡,就撤走了。吕氏村民由此躲过一劫。”由于菜与蔡同音,从此,吕氏村民就改成了姓蔡。
) h. q- J( R* `7 \) G5 U  (资料)正德是历史上多位君主的年号,一般正德(帝)指的是明武宗朱厚照。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所行之事看似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同时武宗又处事刚毅果断,弹指挥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乱,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艺妓,个性强烈,为人却又十分平和,浑不似一代帝王
+ k3 k  t, x: `/ u4 t" X6 h" O* }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23 日 23:48 , Processed in 0.0901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