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
9 y( T# w8 k3 j1 i( K; q1 ?
" I; ]9 ~( [1 B! }2 w' k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i( t' d1 I9 F6 o# B( t
% q# |. \* }: S! C4 i1 l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8 N' x" n0 L N6 o& N
' P! F: k, N S: x& ]; P x5 v% A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
; A# ~# O1 U* @! T* b7 q- ?: H( _; H. \5 q! k2 E
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 k+ G* E+ \. q. @* r/ B
1 B6 f+ ^1 k4 A+ T+ j& z* S1 O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 l& G" k9 i% @ b7 m9 B
, g0 |* w5 r3 t4 J( z2 f; ^二 ) I+ o& x; K# j: o6 d! L
# } M3 l! M# v. B# v! A! T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9 L4 D# o( T0 i+ [/ Z5 p: c
& N4 U- m2 D, @6 ]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r% K% v/ f5 \* ~- T- t
; r) L6 m$ }( l7 Y! F1 j“您信佛吗?”我问。# Z1 ^& J3 L" X+ `
4 l3 S8 D" J' Z& G0 f6 y# g“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 E! Z( l, K; K8 B- u
8 ^- y ?& M0 |6 D+ m% i2 u( {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P/ P% {2 b- w4 ]3 A+ @+ W
4 U. m' x" Z, `! J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1 e% X6 ^/ J1 M0 J4 q5 l& j9 i
& a7 \; G' S: _# e5 d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W8 C {! s) V) c3 Y. R; p6 `2 ]
0 T, o- T# a" {9 S: |7 d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_' e7 F* c) f; l$ L j/ P5 S
% d @7 F% B* j4 A! Z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F' R" P/ e1 T3 l0 \- _! X
$ Q( Q& _6 H* ^7 \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 }# N) Q I3 W/ I
. B+ t) I9 x5 l7 v- _5 u三
' }4 j# A( y. S8 r) U4 Q3 [: Y' m7 U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 a& K9 M! N3 g3 \: l
4 x( j3 r9 n' _6 C7 }" l1 ~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c& {5 y+ h6 _" `, A& \7 U
/ G" ]) q$ `. Y- ]3 }/ O1 m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e1 S" ` m! O: D7 f- s @
: E: y. ~6 o1 Y9 r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 w( W" o- y4 a+ t$ X
7 R& i, ~, E9 A- C& {, g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3 V) v$ | I; k: i( G5 Y4 |5 C+ D, G$ U. M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 r, M4 A! @1 q" Z o
9 Y3 D# Y8 A7 A( b四
" m) B& c: i2 N2 a! y* F, ]. F0 \! l U7 R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 h+ E0 M5 R2 @9 _6 W4 `1 R+ h0 Y; L
g& c5 T# D% R/ J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 R1 b2 B) a: {: C* C0 d! ?2 O, o- p3 S' ~$ p0 a+ d, v1 Q8 W8 L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1 k2 |7 u( J( @: \+ B6 h% u2 F B% C
; z1 L; c1 b0 n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3 ~. D$ b/ T5 a
1 U7 h/ u, V* N7 z. o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 j' C. k& c- S
) N2 x" a N/ [' E& g: S1 F都信人民币吗?
5 o w1 e# f! Q
4 D5 W- X0 P! V7 |; B+ D% ]( y' B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B" f+ t! J2 n# \- ^; o% T: |
0 E. H& S' B T: w
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 e) U% e1 g, d- f
/ O4 v& z9 Q9 d3 a5 |9 g! j2 a. b# c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x$ D. m" ?" t" b# t
, C5 L( v* f- q6 Y可是,幸福在哪里?
! E& W$ b7 P# U* v
" C+ X. k- B. u+ z五 # m$ W% e; v8 V; m* I3 @
; Q' j( u- c! I: k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P4 w {0 x4 `8 }, E) o2 r
: s- v" |( C2 T8 q+ Y; j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z/ ]. e' Q9 c7 M+ N* l
2 l9 g1 V' Q) E* w8 O! o" { F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z9 F8 Y' S, ]& H
4 ^, X" y0 B9 ]5 z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 M% I! `7 q" e1 q
- y* E( u" z- B* z! o6 T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M; Y, M' g3 h/ H" }# s* N5 {& H3 g. a4 F+ u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 c) e) _4 c9 [# E/ T2 a+ [8 d; M" A0 P% X' i3 s$ F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e, L1 ]9 o* D" i3 m1 n( a
& Z7 Q& e8 c. L( g, K" W" j# D3 B
六
( }! F, [4 ]! h3 y" t: M& Y0 Z
: o1 ]( T. r7 X- I" `2 f: Y1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9 [$ {) F5 X" ?
: M" G! K2 x: g" T' @+ M6 `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4 |2 A( b3 a' P, ~4 p- O* Z* s
# L% O0 n& |8 f8 V' A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1 f, f& |8 Y/ v" M, f
) M% k% M |9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 @5 [8 ~7 }& J2 T, O: h# A% A$ N0 W5 X* G& M
岸,在哪里?
% v4 K6 b) r w0 }8 P3 L5 b0 U9 S% A' x+ v! R- p' T6 Z
七 & w% k+ [/ z3 A
' K- W* l% [- o. T% B0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 _0 j4 Y% `! s' `4 G$ i2 z
: ^5 R0 J7 u/ t: C K) E# ^6 A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 o2 X8 A. e/ l' p, D! [8 r! g
8 {8 b- l$ i+ v9 C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7 P: r+ _' q3 Q9 k- r
! m2 W3 p% v: b8 \! s0 f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 F* v- S* q h4 L1 @, B6 A' ]7 w8 N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2 p' \! t4 j# z; f
8 Y9 G1 q' U# y8 A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 c, d8 E& ]* e1 Q( b
! b& n3 k1 V) w: a, \' q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1 v G" Z5 ?8 t7 _6 g! I) k
8 X3 e6 F/ @7 o8 H8 W. C八 # e. R$ U# D- o, S
, x* d; U3 N! u$ o$ G: O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0 F- q* G/ ? m9 ]8 ^% q- k6 g
2 P4 J8 n) D) T% O; F! c) u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 H( K8 K; ]5 D; m. }1 n Z. l5 _+ k2 W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1 A7 D2 r+ l5 Y* `
, N& u: u2 B7 M& h7 Z3 C5 M. e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m+ z- ]6 ?( I& z6 R
! n+ L+ w+ z+ j; M* y9 S( _% K& R# @8 Q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 k: y: k" L( k8 `+ y+ ]6 U7 J# K8 ~- f$ b# D$ B9 r4 q8 ~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 R# k# @2 d% A+ F, T& I: n6 |& Z, U ?. H3 Z7 T: X0 u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
4 z& M/ i0 @& O2 {2 c
3 Q. K1 p$ O& N2 m. Y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1 B4 q: G7 V, S! d* z0 |5 m- J
. O$ ^) X% p6 E$ e4 f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5 i/ z+ l* ~9 X. X8 @" Z7 `
6 A1 ^6 ~# |- I. b; n/ l九
6 ~! \, B( v v( o0 F2 f% j
/ \1 i/ E& x& [9 K3 j! r p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6 ]$ e+ {$ Q/ T* h! |. e7 w# e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 O/ f/ Y. a. D; q1 @1 d& V5 v9 v/ B x
而《暗算》的另类流行,又暴露着职场中的生存不易,论资排辈经过短暂退却,重又占据上风,青春,在办公室里只能斗智斗勇不敢张扬,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
! Q* s" ^* S& f3 m- h
. P) l4 v% q# ~1 J! v% {/ h" w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4 z* c4 S Y. @
$ B! y% r0 ^' I; f/ L3 ~. s.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7 x3 R( y8 V& @7 ~3 a/ l
& }9 o: Q0 b9 @: ?6 {$ F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p6 W" K, u1 r" @. \, ^# ]
% { z9 Q: `! m0 L, ]3 ~十
6 M4 [" c6 c$ }8 V
* P( b& s; R9 \) u+ g: U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
& N2 A% V- K8 c" i" `; F; \8 a, d4 l2 w4 ^
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1 l# J1 |. H+ Q" F! i) L6 g [
6 Z% r7 S' J' F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 M1 o4 e0 W; ^' g, q& L* r8 W
6 H2 b* O# b/ J+ T0 ? m假如并非如此呢?
( v1 y ~ v* x0 u4 q
* I/ D1 U" d. I) a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6 p _& o/ H; k8 c8 g
: N5 n1 W; U, M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n2 ^# `2 i: i9 U! a
; ^9 ?& o1 s. N* b" M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4 J2 s, e& V" {3 w" K
+ S; U" D- f0 _) R% r& m; C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7 c: T& H8 k2 V* Z* ~1 n2 d. S& L
2 |# C; h$ F4 m- d: ]. ~. y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4 p0 H1 q/ F' ^
/ e4 U7 C7 t# F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3 t" W; l- g( a' A) N y# o
1 r7 c& l5 j5 c* F
; l5 z) n5 z: n. s6 E
H% a% ]9 j' t0 D7 j: w- M% M, _( M1 l
4 w. X* I9 P+ v,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