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 P Y2 c1 ?5 d& I' x, |) m
" d5 f% z! b3 @: C; u, m; @5 G
浙江在线03月07日讯 兰溪市女埠街道焦石村有一条奇怪的村规——农户如果想改造农房,子女需和老人一块住新房,否则不予签约。: l3 V. M1 V' E1 J7 U5 P' _- J
这条村规已经实行两年了,村支书邵炳良说,因为这个规定,已经有十几个老人和子女住在了一起。
: }# _4 I# h# M: f0 `6 x 村规源于一座牌坊
. f, C) n* v# l' G0 ~ 2009年6月,焦石村启动农房改造工程。根据“一户一宅、统一标准”的原则,村干部发现村里的土地不够所有农户同时建新房,建设只能分批进行。
5 b0 G8 B/ \6 A 邵炳良和村干部一合计,除了先照顾家庭条件不好的村民,还得列出一个条件,很快,大家想到了村里的古牌坊。
8 L H: z* T! B: p 这座牌坊据说建于清朝,保存完好,上面写着“孝子”两个大字,落款是“为耆民邵有泰立”。1 d1 j& O1 v' y- c
“邵有泰当时是我们村有名的孝子,他的爸妈也很孝顺,他立这个牌坊是纪念他父母孝行的。”邵炳良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村,“子女住新房、父母住破屋”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就想趁着农房改造的机会,恢复村里“孝”的传统。
- O& r: e2 q4 [9 s/ \+ H9 Q 经过村民大会讨论,“农房改造后,子女需与父母同住新房”的村规出炉了。4 k- k: V0 b9 B9 s
从质疑到理解* Z# x) D& b& ~; q4 z
虽然村规已经定了,但有些村民还是想不通。4 A& H5 X7 P+ T7 P3 \
“孝顺父母的途径有很多,为什么非要和老人住一起”;“两代人有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住在一起容易产生隔阂”;“硬要住一起,万一产生家庭矛盾,那就会好心办坏事”……各种质疑的声音在村子里开始出现。
- A: Q7 L- c& q, y3 m# G 村民邵美娟也曾反对过这个规定——她的婆婆住在焦石村,十几年来一直独自生活,“当时吃饭都是分开吃的,不忙的时候会去看看她,没想过会住到一起。”, f, Q7 p9 j' ?- Y& w# Y& G1 V
直到自己儿子外出打工后,邵美娟才理解起了婆婆独守空房的心情,“自己也会老的,总要有人照顾,父母都希望和子女住在一起。”: b; B; C- y8 i. J
现在,邵美娟一家是第一批搬进联体别墅的家庭,她天天服侍行动不便的婆婆吃饭、运动身子,他们家也成了村里的“模范家庭”。
8 {3 O9 K9 s! m V “目前,已经有两批23户农民住进了联排别墅,今年还有17户人能住进新房。”邵炳良说,这些家庭都执行了“村规”,“村里第三批新房正在建设中,接下来搬新房的村民我们也要调查,要是不按村规办,就不能建新房。”/ v' o! [- C6 I4 _
尊老传统回归' H7 z8 e5 j/ J
村主任邵建东告诉记者,最初,村里想在房改协议上做文章,考虑到实际效果和长远发展,还是制定成村规民约,效果果然比生硬的条款好。2 a, Y+ L5 m$ U X
“前两批建新房的时候,还要找不愿意和父母住的村民做工作,现在都不用我们说,大多数人和父母的关系都处得好了。”
) J% [- W" k* d$ a m 邵建东说,现在在建的第三批连体别墅,一对兄弟还专门在别墅的中间墙壁上开了一扇门,“两个兄弟每人出一间房子给父亲住,中间打了一扇门,父亲想住哪就住哪。”! ` F D2 Z' _2 A* t1 {2 j6 F
在邵建东看来,当年那条为解决“错时搬迁”而出台的村规,为解决村里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起到了大作用。* i# M! K6 [8 I* x4 I4 z+ d
“村里一些老人,从子女一成家就分开住了,现在都和子女一起住新房,也没见谁家婆媳吵架,关系挺好。”邵建东说,现在,村里尊老爱老的传统又回来了。% h. @6 U# ?2 j. v- W
(编辑:SN002): K$ b$ _. w8 l3 O9 a6 O. y H/ Q
R% j$ ^1 q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