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 `" m/ n" Z) ]+ M$ f3 k+ ] d( P j8 v) p
- u6 Q8 P4 j- X' [+ C
16日上午,韩国国立科学搜查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对不久前曝光的张紫妍亲笔信的笔迹鉴定结果 CFP供图
) H5 C+ H( p' ]6 Z2 o0 S( G 5 ~0 c% r5 e; H! \
张紫妍(资料照片)8 S1 T1 m4 A: c/ A# K, E
昨日上午,韩国国立科学搜查院公布了对不久前曝光的张紫妍亲笔信的笔迹鉴定结果。通过进行笔迹比较,可以确定这些信件应该是其他人假冒张紫妍的名义写的。5 z# k. h7 g( V1 P' a
遗书出自囚犯全某之手- S" e4 `5 U8 C) V& w2 T
张紫妍的遗书是在本月6日晚播出的SBS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曝光的,这50多封信中,以张紫妍本人的口吻写着曾被经纪公司老板强迫向31名演艺界、金融业、媒体界人士提供100多次性服务的内容,并且还附有这31人的名单。
5 u, v" S8 f/ J/ p 但记者昨日从韩国留学生张田处获悉,韩国的媒体报道中称,这些信件出自服刑囚犯全某,全某因特殊抢劫强奸罪被起诉,于2003年一直劳教至今,还被怀疑患有妄想症。
{- G8 ~6 c& W F1 n. I 张田还帮助记者翻译了《朝鲜日报》、《演艺快线》等媒体的报道。报道称,笔迹鉴定结果出炉之前,张紫妍的经纪公司前代表金某的律师高英信(音译)就断定“信件是假的”,“首先字体不符,和张紫妍的亲笔信50多封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仅有3至4个字是一样的。”其次内容不属实,“信中写到张紫妍见过了导演与PD,金融圈、舆论界的相关人员,但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和谁会面的内容一个也没有。另外,从全某所说的自己从张紫妍那里得到了这些信来看,两人是在1995年认识,张紫妍当时仅有16岁。其中他说自己从2006年开始到2009年收到过张紫妍的来信,但是张紫妍却没有来监狱看过他一回,这可能吗?”另外高律师还表示:“2008年3月寄的信件内容中提到张紫妍出演的电影《油漆房的大象》。然而当时的电影并不是叫这个名字。”& C3 b" Q7 `. ?$ f+ e; q a$ W
电视台为收视率“造假”?
1 u3 U6 | u3 t" x1 J3 j, c 那么,全某为什么要造假呢?: G9 O8 T4 r! o# S
韩国SBS电视台为何敢如此高调地报道这一事件呢?对此,高律师表示:“SBS说独家收到了这封信,但是其实这封信已经被我们和法院、张紫妍的经纪人刘先生持有。从一开始事件发生时出现的内容来看,他们分明是想用新的东西把事件扩大,在制造舆论,这种做法让我们非常的生气。”
: n, A3 e% W. x/ ?7 c 记者获悉,韩国SBS电视台在公布这些信件时,称这些信件是经过鉴定的,对此,高律师表示:“SBS所持有的并不是原件,而只是复印件,SBS虽然说经过了公认专家的笔迹鉴定,但是复印件鉴定却并没有进行。而且检察官在看过信件后,已经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做出了不是张紫妍亲笔写的信的判断,只是没有确保所有的材料都是伪造而已。”由此可见,说明张紫妍前经纪公司暗示电视台为了舆论和收视率,而在复印件上动了手脚。
' H# W4 E( i* c, u% r 前经纪公司逃过一劫
# D: Q" M5 X* l. S- G: j; u 在大家都认为张紫妍的信件会对韩国的经纪公司有大洗底的震荡效果时,“伪造”结论让这个可能变为零,记者获悉,在这些信件刚刚公布时,韩国检察院方面就开始对全某和信件展开调查。一方面,保留了已被作为证据提交给负责处理张紫妍前经纪人金某上诉的水源地方法院的张紫妍信件原件,并对光州看守所全某的监房申请了搜查令,同时也要求对看守所管辖邮局有关全某邮件配送现状的调查予以协助。
5 U3 A; d7 J+ m% Q4 S 韩国检察院方面也透露,一旦证实这些信件与张紫妍的笔迹不同,而与全某的笔迹相同的话,将会以信件造假采取不进行调查的方针。至于全某伪造这些信件的目的,韩国警方并未作出说明。韩国警方透露,他们有可能会依据私人文书伪造,对故人的名誉毁损以及妨碍公务执行等相关法律对全某进行刑事处罚。 本报记者 罗媛媛3 ~& T$ U6 {& a" p: p. a+ ^
* h8 r: d5 L' L; T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