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a* X H& D8 g
6 y3 f/ }5 Z% o7 s1 ^5 L 新华网杭州5月22日电(记者 方益波 商意盈)杭州市自2010年起开始试点推行垃圾分类,但垃圾“不分类”“分错类”的情况却相当普遍,于是在杭州一些小区便有了垃圾分类“实名制”的实践。“紧箍咒”的确让垃圾分类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引发了是否侵犯隐私的争议,甚至遭到一些居民的抵制。+ u- F1 g# N% y( E& g8 t- A
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刻不容缓,垃圾分类是最有效的方式,却面临推行难的现状。为什么大家对好习惯“屡教不会”?垃圾分类“实名制”能否破解“垃圾围城”困局?/ [% S3 @' c& V
丢垃圾也“实名”
! B, `* b5 h+ ^% l 走进杭州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在回收厨房垃圾的垃圾桶里,绿色塑料袋上标明了每袋垃圾的门牌号。居民每天扔出的厨房垃圾,都会有专人蹲守验收打分,得分情况则公示在垃圾分类试点积分示意图上。
1 ~- e; @8 J$ M% c \2 U. K# h 这张图是对垃圾分类的考核,以绿、黄、红三色区分,当天80%以上的垃圾进行准确分类的家庭用绿色标注,60%的用黄色标注,低于40%的则用红色标注。“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一目了然。”湖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姚杰说。5 e3 l+ s" |% A, k6 K: j
据了解,杭州自2010年3月25日开始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对应红色、蓝色、绿色以及黄色垃圾桶。截至目前,共有843个小区已经推行垃圾分类,约占杭州所有小区的55%。$ F, _6 O0 W, O, ]0 x7 U( D2 l/ r
杭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束空说:“尽管做了大量的前期宣传和动员,但垃圾分类还是面临开头难。”
/ n$ k# @; A p% i2 J7 } “大部分居民刚开始没有养成把垃圾分类的习惯,扔进垃圾桶时也是哪个就近扔哪个,如果遇上垃圾桶盖子都盖着,就直接往盖上一放完事。”拱墅区和睦街道李家桥社区书记夏园弟说。
. @+ j( o5 K, A$ k; C 为破解难题,杭州部分小区开始垃圾分类“实名制”的实践。上城区湖滨街道自去年6月开始首先试点实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参与家庭由刚开始的30多户增加到目前的1200多户。拱墅区大关街道与和睦街道也借鉴了湖滨街道的做法,开始试点实行。; o3 a* M* u) k/ L5 E I" x: d. I
姚杰说,居民小区试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后,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分类准确率能提高到80%以上。这两项指标均比普通小区高出20%以上。
y6 S8 Q$ A" p9 } 夏园弟说:“‘实名制’一方面有助于居民把爱面子的心理转化为坚持垃圾分类的动力,另一方面垃圾分类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比如牛奶属于厨房垃圾,牛奶盒就属于其他垃圾,‘实名制’也有利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指导。”( p7 {8 l1 L6 ~5 i' a' x
杭州垃圾6年填满一个西湖' p4 s; F6 a& \7 s' l! ]) ^
垃圾分类“实名制”虽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引发了争议,在一些社区推行时甚至遭到了居民的抵制。杭州拱墅区锦绣社区书记黄建华说,垃圾分类采用“实名制”,还有专人蹲点检查,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侵犯隐私。“每户居民家里吃什么、用什么都会被人知道,的确有点离谱。”他说。4 i3 v/ H4 P6 Q8 N7 X: `
张束空所长认为,垃圾分类“实名制”得以产生最关键的两个原因是“垃圾困局”已经到了不得不处理的时候,垃圾分类推行存在诸多现实困难。0 `* y/ [4 d8 y& w1 ?6 d7 D
据张束空介绍,杭州目前每天产生生活垃圾6850吨,与日益增大的垃圾产出量相比,杭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滞后。目前生活垃圾各有一半采用焚烧和填埋的方法,在主城区填埋的垃圾占到70%。
3 l1 r+ d; J' C, Z' V) N8 d 杭州环境集团董事长芦俊告诉记者,占地1840亩的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相当于3个西湖大小,自1991年开始使用,目前使用寿命还有8年。“按照杭州垃圾目前日产量,只要6年就可以填满一个西湖,但是杭州再也没有第二个天子岭这样的空间资源了。”他说。& v5 J' d/ Y4 \; x4 ^0 B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垃圾全部焚烧,引发公众强烈担忧;此后,政府转向垃圾分类,垃圾减量显著,焚烧厂由6000座减至千余座。7 X# K" Z: p1 Z7 j# v, \8 J
张束空说,破解“垃圾围城”,推行垃圾分类,可以让厨房垃圾回归土地、塑料垃圾进行再利用,做好源头“减法”,这是综合成本最低,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同时,他也承认,这项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1 a9 S. ~# F/ b" [- ^ “让人们改变长久以来的习惯已经够难了,垃圾分类的开展还会呈现出物理学上的‘纠缠态’,已经开始分类的人会因为不分类的人改变养成的习惯,并且反复发生,只有当社会达到一致时才能避免局部的无效。”张束空说,“垃圾分类和其它事情不一样,必须每个人亲力亲为,无法通过政府或者企业购买服务来完成。”
7 h" ~- n* N% G" j$ e 垃圾分类缓不得,也急不得$ w6 F; p2 V( y1 E* L( W% Y/ q) a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作,缓不得,但也急不得,更假不得。而垃圾分类‘实名制’只是垃圾分类起步阶段的一种特殊办法。”张束空说,当“实名制”真正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就是这种办法退出的时候。
$ p) T$ G! p/ I$ _& | 据了解,自推行垃圾分类试点以来,杭州进行了分层、分级、分阶段的培训以及发送传单、媒体宣传、在垃圾桶旁安装语音提示装置等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张束空说,接下来,杭州会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落实到每家每户。同时,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名人效应相结合,动员社会力量,如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已经被任命为垃圾分类形象大使。
8 n) C& P# [+ l! ?+ W5 G, i8 t 杭州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傅立群说:“进行垃圾分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们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公益意识的真正提升,与其说这是解决垃圾问题,还不如说这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人的问题。”
( B6 N; c1 v2 |% F8 r1 S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副主任吴伟祥表示,即使居民自觉进行了前端垃圾分类,如果在运输与处理中无法做到分类,不但前端分类毫无效果,也会打击居民分类积极性。据芦俊董事长介绍,目前杭州已增加54台垃圾运输车,在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实行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技术也在逐渐提高。
+ N) c/ n5 p4 Y' m1 t 据了解,除了广州市自4月1日起实施国内首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规定违者罚款50元以外,北京、杭州等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的保障方法。“立法作用的最大发挥是在大多数居民能够遵守的前提下,那对于小部分人的惩罚就有了意义。”张束空说。
, L6 L# Q2 `: Q# [; R' i.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i' N4 @! W4 @( ?7 R0 V
2 Q2 |7 L4 O3 I-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