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F; D- L' s' A; F+ @9 x$ ^4 P* {3 H" ~ ?5 h6 O
本周,审计署发布了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达十万亿。在欧洲财政赤字危机牵动全球神经之际,被视为世界经济恢复发动机的中国也出现政府债务问题,自然也引发了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
3 A5 e. T9 j1 _2 _- t! s 乐观派5 g" V9 [( ~! F9 u- W
美媒五大理由称“无忧”
+ K' j( Y$ L: A, ^7 Y, a. r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十万亿元相当于中国2010年GDP的27%。这不是一个小数字。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同时要求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0 u& _* i0 s$ ?& f6 _ 对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美国《市场观察》援引瑞信一位经济学家的话说,他在过去两年中一直呼吁关注中国的地方债问题。尽管这个问题不会立即引发危机,但会给中国政府带来压力。但《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不用为中国的政府债务担忧”,并用了5条理由来佐证这个观点。
; O4 ^) d( @8 }1 q* Z- X, _ 这些理由分别是,1、地方政府投资公司的债务不是新的。2、中央政府一直在关注地方政府投资公司。3、银行提供给地方政府投资公司的贷款多数是商业性的。4、对楼市过热的担忧被夸大了。5、北京正大力缩减地方政府投资公司的借款规模。综合这些观点,《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总的政府债务处于可控水平。”
( G' W. g) ^+ o; Q2 q5 j! K: h+ n 担忧派
3 R0 k+ o" U5 O0 q/ E% { 经济若变缓可能触发问题* M( L4 {2 ^ ~+ `6 }! d2 g( H9 P
但也有经济学家担心,如果中国经济发展增速变缓,将在银行系统内引发一系列的债务违约和拖欠行为,从而对银行系统造成伤害。而最近一段时间,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减少,也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危机。因为土地收入是地方政府的一大财源。
' G5 H. ]2 |4 A* o5 g0 s 《纽约时报》援引穆迪评级机构的观点称,中国的地方债务被低估了,实际债务规模可能比现在公布的还要高出3.5万亿人民币。穆迪称,如果政府不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将可能把对中国银行系统的评级调至负面。这是迄今为止,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出的最严重警告。
# L! ^5 c2 u& S, R# E# O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对银行系统进行紧急援助,以清偿地方债。但更多分析认为,不必对此小题大做。中国各家银行承认的不良贷款水平目前普遍较低。在18个月内,这个问题不会成为困扰。
6 ?7 n( b( |9 ]5 E, R% Z1 D/ W, O$ k5 Y 《华尔街日报》也指出,今明两年,中国可能迎来第一个到期还债的高峰。审计署的数据显示,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24.49%和17.17%。
% F% u! T* L5 d3 E9 z, |* F 西方国家通常将地方债的债务率上限设定在100%。事实上,许多欧洲国家的政府债务至少相当于GDP的100%,《华尔街日报》反问,“相比而言,谁的债务更让人担忧?”(颜颖颛)
v# `& C8 C4 O2 G1 S9 Y- V.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m/ _& t: V. ]' {6 o8 l
) H. c' B; d3 s- N5 `" \;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