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曾于2007年推出全球首款11英寸OLED电视大的索尼因销售不佳而一度退出OLED市场,现如今因何又杀了个回马枪?以退为进,索尼此次宣布重启OLED战略是否已做足了迎战三星、LG等准备?+ D: W2 ?8 [0 P
, ?/ x: T6 Q% p; W【IT商业新闻网讯】(记者 汪洋)近年来,日系家电企业仿佛统统陷入魔咒,裁员的裁员、退出的退出、倒闭的倒闭,其中就包括昔日风光无限的索尼。
8 O, c3 k/ V a7 s今年三季度以来,受经济不景气、国家政策干预以及整个产业运行的大规律等多个因素影响。全球家电市场呈现一派低迷的景象,节约现金流成了众企业救自己于危难的有力武器。% R" T# I; t _: m5 o% W
然而曾于2007年推出全球首款11英寸OLED电视大的索尼因销售不佳而一度退出OLED市场,现如今因何又杀了个回马枪?以退为进,索尼此次宣布重启OLED战略是否已做足了迎战三星、LG等准备?4 Z9 W; Y+ |1 Q. @
: `% Q3 x M. _+ l1 P索尼再杀OLED回马枪 以退为进暗战三星LG* l0 |: d# H9 c8 l8 A6 E' M
索尼二度发力OLED暗藏新局
0 w- \$ A9 {* T: c% j9 m9 gIT商业新闻网获悉,2007年,索尼推出全球首款11英寸OLED电视,在日本的售价高达2500美元(约合15800元人民币),过高的价格使得OLED电视并没有为索尼的电视业务带来过多的帮助,相反由于销量不佳而不得不在日本停止OLED电视的生产和销售。
# r" `! D( Q0 [" i. P: ^再度进军OLED市场,业内分析认为,已悄然退出的索尼实则暗通日立和东芝争夺新一代显示技术竞技场中的话语权,这是索尼欲实现打造全产业链经营的一步暗棋,亦是物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
! ]% \0 c* H; e# H8 W*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家电市场竞争不再是单纯技术或产品角逐,而是全产业链实力较量。彩电领域中彩电制造企业,不仅要有终端产品制造研发能力,还要有上游芯片,面板等研发能力,同时要具备渠道、物流、售后等服务能力,面对经济寒冬,企业更应该注重全产业链经营而非单独着眼于技术或是产品亦或是服务,全方位缜密备战才是万全之策。* V/ B, U5 c9 @6 L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表示,尽管国内家电企业在白电领域的优势已显现,但并不意味着日韩企业会从这个板块退出,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有一个新的观念去看待我们周围的器件,白电产品仍然是端,正如计算机是网络的端,手机是无线网的一个端。
; p# n: C! V" e5 w& s* }& G7 R无论如何,OLED是受业内追捧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其耗电量小于LCD或等离子技术,亮度高,黑色显示水平佳,对比度高,具有轻薄、节能等特性。率先占领OLED先机的厂商势必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e6 c `& Y8 J; u+ [如此看来,索尼又怎会轻易放弃本已涉足的OLED市场,任其前功尽弃?首次尝试可谓是经验的积累、暂时止步OLED亦只是以退为进的一个作战攻略。0 Q' |4 f; Z/ n8 z+ K+ D
索尼归来后独战三星和LG
( x# \4 u* e% K3 P" z5 x( H但索尼离开的这段时间并不代表市场的空白仍为其保留,相比索尼,后来居上的韩国标杆企业三星、LG已奋战许久,索尼能否快速适应激烈的竞争节奏,与三星、LG等一较高低?
/ x/ R. S/ A: J; D: _' P6 N% MIT商业新闻网获悉,三星和LGD同时宣布将在明年年初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CES)上推出55英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并计划在2012年启动8.5代生产线用于大尺寸OLED面板的生产。 @0 {4 M U* \# U- l
三星旗下最新的5.5代AMOLED生产线已经于今年6月份开始量产,同时三星也有启用更高时代的液晶面板线量产OLED面板。而LG方面,将于2012年小量生产电视用OLED面板,计划2013年投资28.37亿美元发展OLED八代生产线,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量产。: ]6 f0 X2 o) t0 F2 t/ s( S
业内分析认为,三星在OLED市场的成功令日本相当着急。以日本面板大亨夏普为首,多家厂商已开始加速研发OLED技术。然而,最有希望脱颖而出的将是由东芝、日立及索尼所组成的合资公司。& J0 a- K- }: [& Q+ h: k& u
正如罗清启所言,日本半导体及关键部件制造能力在全球业内居于前列,像彩电业的面板、空调业的压缩机、洗衣机行业的电机,即便整体退出制造板块,其也可以关键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参与全球产业环节。
) _. `! g9 j0 w) i4 Z, Q) KOLED市场大局未定,凭借着多年来在电视领域奠定的扎实基础,索尼固然有胜出的希望,但在防范三星等劲敌抢食的同时,经验的汲取以及自身的提高亦是不可或缺的。
3 V7 v# ? h6 s) `0 `' W7 D1 m分析人士指出,OLED概念大行其道,但OLED电视普及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一个过程,从技术成熟到实现有效供应,再到量产是必经之路,产能稳定、成本下降是OLED电视普及的前提,也是所有竞逐OLED企业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b1 `, I5 f4 {' `6 M1 \
值得一提的是,更便宜的OLED显示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索尼率先踏入OLED地盘却不得不浅尝辄止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