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做产品,最喜欢前轻后重。这是我最喜欢的原则,如果它可以算作原则的话。它是一条相当普适的原则,从各个角度去理解,都有意义。
2 Q3 }$ F/ \! i" \, _: H6 g, {* j
流程体验上的前轻后重
5 ]0 W; k3 x5 Z" W% j7 J U& T' [; _ F! q( k
前轻后重最让用户感知到的,是流程体验上的前轻后重。它是体现在用户解决需求,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6 X. B% d0 A6 f0 c4 |* k( z, h
; q. o0 ~/ k. i, \. ]: J7 Q) j7 v
举个例子,在比较完善的淘宝开店系统内,开店的步骤如下:
4 E8 q% }2 B) A8 U
0 Y5 P6 S# Z- R, }& n1、选择开哪种店
. }" P: G+ V4 C. {( L- Y
& b5 G8 J) U+ Y# X2、填详细信息/ q; S) o1 w4 t7 [
4 q* I0 u5 n; h+ A) ^ V
3、上传验证材料
1 s5 B' g! Z% v! k; {3 j! N- D
" n6 Y" x: ^) P4、在线考试/ D0 z! i0 _# i; N' l
7 X. d! Z7 t a6 W# S9 Y$ R5、填写店铺和商品信息。
+ t9 k" h( `% C, Q. v6 O. H9 {& e8 R5 l7 S* Q, `
用户在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先只是做出轻量的选择(选择题),然后做填空题,接着是准备材料,学习知识并考试,然后才是最后的完成开店。用户在流程上的体验,从前面的很轻,到后面的越来越重。这不能抛开产品设计方的需要,实际上,正 是因为产品设计方有必然的、不可避免的需要(需要验证材料以辨别开店者的真伪,需要在线考试来保证店主素质),产品的流程和体验是肯定会存在重的一步或者 几步,这时,应该把轻的步骤放在前面,让用户一步步做下来,在遇到重的步骤时,才没那么容易放弃。此外,前轻后重的流程,也符合人们在线下生活中,甚至在 所有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先挑软柿子捏的习惯。
5 y7 G! D$ J4 u! X4 |6 S
) V1 a4 N% A3 f功能规划上的前轻后重
4 B9 B" _3 \8 J5 o1 d+ w- K" B2 K# S: C# d" R* F1 z$ U) G
* V* g, N! {/ _: |功能规划上的前轻后重,指的是在规划和架构产品功能的过程中,应当先组建关键的、轻量的核心功能,使产品的定位得到基本实现,产品想要解决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换句话说,应当先给产品搭骨架,然后再扩展出组织、肌肉、血液和皮毛。这实际是最考验产品经理功底的地方。
}: e2 t; K u: J: C1 F8 E- J8 t# T* l, \$ s& D
前期时为产品搭建出了轻量但扩展性很强的框架后,后面就能一步步地添加出更多的深化、辅助和周边功能,解决更多的细分问题和类似问题。关于功能规划上的轻与重,此前已有一篇博文更详细地进行了讨论,可以看看:《产品的轻与重》
( y, q1 K. N( x& i+ l# l5 h: l" X8 v* ]+ b' h2 i; Q
用户界面的前轻后重
, }) ` }& N/ c2 X4 }# A: F- R9 ^$ Q
用户界面的前轻后重,是我感知最深刻的前轻后重的体现之一。这是最考验产品设计者功底的地方。在设计用户界面时,遵循前轻后重的原则,意味着需要把复杂性尽可能的隐藏,隐藏在屏风背后,展现在用户面前的,仅是一个按钮、一个列表等尽可能简单的元素。这里面的复杂性,可能包括实现复杂性,和功能组织的复杂性。
( X0 f; s2 b9 C$ l& R) q* P
" L: q3 m# z, z0 }5 w8 |. I" f实现的复杂性包括:+ J4 M* M% V- _4 u: Y% P6 p& R
/ P; n) N f. ^* a7 e3 W
1、列表中如何考虑哪些项在前面,哪些在后面?
2 Y% j& ^1 S2 r- N6 m$ e
# o I9 o5 F- @0 B) o2、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和知识时,提供哪些,去除哪些?
( y9 F! [5 `! Y
O; B4 l; j6 O做出这个功能有多难,你需要考虑,但是一定决定要做,就别畏畏缩缩,希望用户多么感恩戴德,以使自己的付出不被忽视。
9 ~4 ]/ u9 m3 R: J Z
" O! l$ q8 i u! s等等,肯定还有不少角度,毕竟我没有使劲想全面。
: D) S- q( j% ?( A9 d J5 u, o2 Y: m( E, o$ B4 Y
分别举例。
0 z7 r2 g$ V! T! \# c& [
- ^1 h, |& g6 k) G4 F8 n, W第一条,关于列表中项目的前后次序,你需要考虑这个,但不需要总是去唯恐用户不知道你花了心思,你不需要给出原因甚至数值。正面的例子可以看看百度 搜索结果页,你会发现,百度给出的项目相关的信息中,只有项目(每一个搜索结果)的描述,没有任何为什么该项目会排序在这个位置的原因,没有什么 PageRank得分或者外链个数什么的。因为用户不需要了解这些信息,你提供给他信息,他在你的产品中消耗时间,便是信任你的结果,你可以致力于如何做 出最好的排序,但不要想着如何让用户信任你,用户会因为你的排序结果是合理的而信任你,而不是因为你给出了“本站排序结果真实合理有效公正公平的10个原 因”。负面的例子挺多,怕一举就得罪了人,别人或许有自己的考虑,我就不提了。
0 f6 K' Z% [- J e! n4 a, h
6 v( n' c4 c9 f7 E: H/ X; y! a第二条,关于提供信息时的筛选,你需要考虑这个,但同样的,不要想着告诉用户,你去除了的项目,如果有用户其实需要的信息,错不在你,你是因为产品 设计中的什么什么考虑而迫不得已的。举例,我们知道许多产品都会提供一个项目的创建时间、一个评论的发起时间,一个文章的最近修改时间等,聪明的产品在表 现这个时间时,会有“5分钟前”、“早上11:23”、“昨晚”等表现形式,这里,产品设计者就做出了统一的信息去除的取舍,对于今天以前的日期,在项目 集合页中,是不给出详细时间的,也就是,不给出“昨晚 23:13”,以保持页面清爽。$ ?1 M4 {& V; i t0 r
# g3 E4 e& k: p$ T
第三条,关于功能实现难度的宣告。这里挺有名的例子是关于微信里面的动态Gif表情的背景透明的实现。该特性的实现是全球首次的,耗费了团队大量的 时间,但是这些都是普通用户不需要知道的,你只需要告诉他们,这个特性有什么用就好了(如果没太大用,那你花那么多代价干嘛)。同类的例子包括性能优化的 代价和效果、某个功能体验的方案选择等。反面的例子我则想提关于众移动浏览器比拼HTML5得分的犯二现象。$ t9 P! e1 v5 b0 q) C8 N. i
% d' P4 G" m6 m- x8 a, j5 y9 }
功能组织的复杂性则包括:
" K4 v, i0 u$ t7 P* _( w1 y
: _. M" M! I) M7 u1、如何按照用户的视线顺序,进行针对性的元素排版?
- `9 n2 `$ q! s. V: H& e' g5 j! n& q5 P2 i+ D1 l( x8 k% d& k
2、交互暗示是否需要区分轻重缓急,如果需要,如何区分?* N: `* |! V" z- M Y
9 x2 G+ f- S" P2 g2 n- X
3、一二级列表、一二级标题如何分类,如何组织?
7 B: i( J) J( I8 T2 t% }5 D( z, N5 w' ^
+ U: x; ?5 U' F9 D4 I9 m( K1 z) \4、需要时才出现,那么什么时候(什么场景)需要什么功能、什么元素?
, ^# n% B- ~% x& ?$ m3 P2 I4 u" j; A3 }$ \2 [
等等等
1 ^0 ^$ A+ ^7 T. I4 a% o- X6 d2 A: g- J* j; A* ~8 M
第一条,关于元素排版,你需要考虑这个,但不需要把为什么这么排的理由摆到界面上告诉用户,你用心设计了。举例来说,可以想想腾讯网的巨大改版,为什么从前在页面左侧的腾讯产品集锦,要放到页面右侧。* S4 V: f8 E" Y+ } v" S1 H
d& x: ]$ T7 C4 Z7 |6 `9 Q- O
( I. E# e, N9 s2 f4 W; u" J
第二条,关于交互暗示的轻重,这个例子很多,譬如你总是会看到,登录按钮总会是一个显眼的颜色,而取消按钮则往往是白色。
+ a7 P. z0 M& f# i: U) Z/ P
( ?/ z$ {( |! N第三条和第四条,关于列表和标题的组织,以及需时出现的判断,同样可以看看这篇博文,《产品的轻与重》。) O0 J/ {$ B7 M; o2 g3 {' c/ Z
+ g- e- @. C0 j技术架构上的前轻后重
& x* J, w/ k8 p, ]: l9 Q, K& h& p1 m, t( I: I7 O; G
技术架构上的前轻后重,事实上已经成为有经验的产品团队的通用规则。无论是QQ、微信等庞大产品,还是正点闹钟、8684公交等移动端的工具型产品,都已经有意无意中将此规则应用到了骨子里(或许没有归纳出前轻后重这四个字,但做法是如此的)。7 d% e* U. j* e, E: U; [
* E5 P9 a# @' _0 o. R$ A技术上的前轻后重,能够使产品获得快速更新、快速迭代验错、选批实验的好处,坏处则是流量略多一点的损耗(毕竟同样的逻辑,固化在 客户端,和放在服务端每次下载或者更新时下载,前者会使网络包略小几行代码)。技术上前轻后重的好处,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坏处,则正在迅速变得越来越 不重要。2 a, r/ V7 X( n( z( x6 Y0 t
3 L5 ^( ? C$ n5 L' ^5 n, ^
同样举例,QQ客户端被许多用户认为非常重,但是实际上,QQ现有的功能群的数量,如果不利用前轻后重的办法,重量更加难以想象。举例而言,你或许 已经在网速不好时,打开QQ上的许多窗口,发现是一片空白,这个窗口虽然看似是一个客户端窗口,实际上是使用的WebView控件来包装网页。而坊间传 闻,这一做法,QQ是在数年前从MSN处学习来的,彼时QQ团队发现MSN客户端的许多窗口,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明明没更新版本却换了功能,拿给技术 团队一分析,才得知了这一做法,并发扬至今。0 [* {% c2 o$ |1 T5 S
+ u% @% S) t9 j5 Q9 v
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微信,微信客户端实现的功能实际上非常多,技术架构上是非常复杂的,但严格的前轻后重,使得微信能够在一分钟内控制许多的业务逻辑、产品规则。0 J2 H9 S$ k9 Z |
! M, r4 S: x, W+ g
极致程度的技术架构上的前轻后重,有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做云架构。即客户端只承认输入输出设备的角色,所有实现逻辑均在服务端、均在云端。这是未来。
8 _& U* u%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