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 ?* r, I& O! |1 [& L1 l$ g2 d
/ t& @, f0 O4 g# z" \7 c3 h
3 o8 B& ~- r+ O- Z$ U6 p( n+ Q+ ]
3 K: k- E: y0 c, d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
6 I/ {* G1 T# S: ~! q) s7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在《中国改革》发表文章,澄清中国宏观税负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文章指出:% J q3 N/ a6 W, L
国外某杂志发布的所谓2009年税负痛苦指数排行,一度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按其方法测算,中国税负痛苦指数为159,在其公布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二,仅次于欧洲某国。对于诸如此类的评论,假设不加甄别,产生的误导将贻害各方。3 Y6 _. t D3 R0 o( J
4 j( P2 p; j" A$ z评价方法的常识性错误
. v% s# G3 w2 \$ B; H税负痛苦指数的评价方法,是确定六个税(费)种,包括公司和个人所得税、雇主和雇员交纳的社会保险金、销售税、财产税,并将其法定最高税率相加后进行比较,数值高低与所谓痛苦指数成正比(中国税负痛苦指数159,是由增值税最高税率17%、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25%、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45%、企业交纳的社会保险金最高费率49%、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险金最高费率23%相加得出)。虽然这六种税(费)涵盖了收益所得、货物劳务和财产类税收,在各国税制安排上具有普遍性,但其评价和比较方法极不科学,其谬误主要是将各税种最高边际税率简单相加,将税率等同于税负。
" ?2 p) ?; k4 N0 X3 C6 c3 ?1 a税率是税制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决定税收负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税率与税负不能等同。确定税收负担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是计税依据,即税基。尽管目前世界上实行销售税的国家的一般税率普遍低于实行增值税的国家的标准税率,但因为税基不同,不能简单地得出增值税税负高于销售税税负的结论。因此,用税率直接代表税负是一个常识性错误。" h0 ]) {$ n; m% r% X
计算依据存在明显偏差6 J9 b( R7 t2 p ?
将税率等同于税负的评价方法,也没有客观反映税率的真实状况。例如,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11项应税所得,对不同类型所得确定了不同税率。工资、薪金所得实行5%-45%累进税率,个体工商者生产经营所得等实行5%-35%累进税率,其他所得名义上统一实行20%的比例税率。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笼而统之地按工资、薪金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45%计算,在所谓痛苦指数(159)中占28.3%,显然有失公平。
$ i8 b! h% j2 d0 F5 W6 R0 K) H2 Y7 U+ P4 l; T" @
中国宏观税负有提升的空间5 g' U8 S* y* F; A' c
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日益凸显的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初次分配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显然不够。收入再分配面临着平衡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艰巨任务。: w5 r/ w& v L3 F
目前,**屏蔽**集中的税收收入还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公共支出需求,有必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合理提高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2 w' |6 s9 G- P9 X8 g
有一种观点认为,**屏蔽**集中的税收收入规模不宜再扩大,应让利于民,增加居民收入比重。这种意见并不完全客观。% c1 s7 b7 ?7 w0 z7 V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宏观税负不仅有上升的需要,也有提升的空间。
$ E- T( [5 i2 C5 F# O
! q6 }# S# }- Q8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