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T3 ]1 {# {5 M/ H2 A$ }5 |
, \! x( W9 T% Y7 l# A3 c
: ~( H" a. J% ^1 r( ?) D. m% b
组合图,从上到下分别是日本福岛南相马市海岸遭到海啸侵袭之前,海啸来袭时,以及海啸过后的景象。
4 O; y+ x! v& |/ |; h' x o ■热点访谈5 N g8 _: k3 m1 z6 S, h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玮宁,通讯员广大宣报道:“日本的地震烈度,规定可以防御的地震是地面运动0.3G左右,而我们国家才0.1G左右,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该到提高设防标准的时候了!”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谈到,我国需要提高地震设防标准。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副主任崔杰,温留汉·黑沙教授等专家也就日本地震问题谈了各自的观点。$ V7 Y/ x; S, {; H1 w5 n, j4 H! W
从现象看地震比前几年要频繁
9 p6 E0 `. Z8 `. b, D- V- W0 c- g 羊城晚报记者:从2008年以来,世界上大地震频发,世界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中国大陆会不会发生其他地震,有无可能预测到?9 D" |) \1 x2 F U- L7 ~
周福霖:近年来,地震比较频繁,世界和中国的地震是不是进入高潮期,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从现象上来看,进入21世纪,地震是比前几年要频繁。
% X% r* D& y4 Z) I o 崔杰:地震预报是个公认的难题。我们国家的地震预报发布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程序,而地震监测上也投入巨资,单是十一五期间,就投入几十个亿做地震监测。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因为日本地震就恐慌,因为地震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情况。& V; F4 _/ c& z* z+ e% y. ~2 Z) r
我国抗震烈度标准应该适当提高
; ?0 D c$ q) O% G9 q 羊城晚报记者:就我国防震减灾制定的标准来看,您认为有无修订必要?
. ^1 m" y1 [4 F4 B6 g$ v9 n: A 周福霖:我们国家的抗震减灾法,制定的标准偏低,这与我国的经济情况有关。日本的地震烈度,规定可以防御的地震是地面运动0.3G左右,而我们国家才0.1G左右,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该到提高设防标准的时候了!几年前,就有院士提出我国要提高抗震预防标准。经过日本地震给我们的惊醒,我们国家更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提高预防标准。至于应该提高到什么程度,还要经过论证。
: Y) m0 r# J" `. k" w! U 羊城晚报记者:广州现在的著名建筑物的抗震性如何?9 z7 z) P) k1 o$ n x4 y
周福霖:龙归镇的广州地震检测中心、广州大学的留学生宿舍、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大学的新办公楼等都采用了新的抗震技术。这样的建筑,广东有20栋左右,全国有一千多栋。目前,民用建筑中的住宅有60%采用了隔震减震技术。9 _3 {; T* d/ k9 V: I$ B
不在断裂带不等于不发生地震9 d% a& y" }" Q- P9 ~+ a0 x% |
羊城晚报记者:广州有8条地震断层带,是不是不处于断层带上就意味着不会发生地震?5 ^8 m( p( w$ g; y
周福霖:断层可以分为非活动断层和活动断层,活动断层的活动性和危险性,我们掌握得还不是太清楚。历史上,各个国家发生的地震,都是在原来认为不活跃的断层上,因此我认为,单凭是否处于断裂带上来判定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未免太绝对了。我希望大家不要认为广东不在地震带上,于是就有麻痹思想。包括我们国家,很多断层稳定的地方都发生过很大的灾难地震。: @8 ?# [- T' T- ]9 M4 \6 {7 M: T
温留汉·黑沙:在广东,清远有一些断层,虽然清远距离广州有200多公里,但由于广州高层建筑多,远处传来的地震波以低频居多,高层尤其会晃得厉害,还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4 e% j8 W- b; B, B x! z 羊城晚报记者:广东有无海啸可能?1 n$ T4 P# }1 j% O" n v
周福霖:发生海啸需要几个条件,首先是地震烈度不低于六级,其次是需要有一定的海深,至少400米。此外,海岸、海床要有比较平缓的坡度。我们国家有专家分析,渤海、东海发生海啸的可能性大,南海也有发生海啸的可能性。
$ @; S n8 A# O. i7 q+ F 超过60米,日本建筑就减震7 {' m7 u' X) P I0 v. B1 l: q
羊城晚报记者:日本是抗震做得最好的国家,但在这次地震中也损失惨重,反观中国,抗震方面要做哪些基础性工作?橡胶垫防震在全国的推广情况如何?
' P, T6 H3 M* J; w# P* K# J' p0 H) I* i 周福霖:日本这次地震处于意料之外,烈度高达9级。一般认为,最强也就是8级地震,因此破坏巨大。不过,从整体上来讲,日本房屋的抗震标准和能力比我国高。据我所知,日本超过60米的建筑都要有减震措施,比较重要的建筑都有抗震结构,而隔震减震在世界上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日本有4000套隔震房,我国仅有1000套。减震房在日本很普遍,我国却很少。建筑上来讲,对抗地震的破坏,除隔震抗震措施外,还有一个是控制。这方面,日本也是走在我国的前面,目前,我国已有的控制型建筑如广州电视塔等。/ Y4 b" b1 A& H+ h; @$ W+ y
对抗地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硬抗地震,比如把建筑物的柱子加粗。可这样的办法从经济上来讲非常昂贵,实际效果也不一定好,因为地震的时候,地面有放大的作用。另一种就是柔的方法,以柔克刚!比如,隔震措施,给整个房子做一个柔性层。控制措施,给建筑物装装置,让它与地震运动情况一样,消减破坏力。如果是硬抗地震,我们按照7级地震做防护,来了8-9级地震就没法防。而采用柔性措施的话,地震越大,隔震效果越好。在这个领域,日本领先我国,不过中国还是处于第一梯队的。8 b7 l" u4 n2 g: y
普及隔震减震等技术& E9 v: r1 N* Y5 X. |* \7 L5 f; g( P
羊城晚报记者:隔震减震控制等抗震技术在中国推广主要面临什么阻力?
0 ?, v0 m/ x" ?, a0 F 周福霖:推广隔震等技术,需要技术意识和抗震意识的改变。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房子建得越来越高,桥梁的跨度越来越大,靠硬的抗震办法,根本没有办法做。而靠软的方法,则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此外,隔震减震等技术在我国还远没有普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也需要加强。不过我们也看到,现在已经有些省市政府发文,在重要的建筑,学校、医院、政府、指挥中心等强制使用这样的技术。采用这样的抗震技术,房屋的建筑成本每平米会增加200元左右,在日本,采用这样技术的房屋的售价可提高20%-30%。我希望大家可以认识到这项技术的优越性。& ~2 z* ~; r( K. b$ E" `
从造价和安全度来讲,每平米多花200元来做隔震,就可以降低四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的地震反应。
+ L2 S; ~( W4 z9 e$ k4 }3 I" h! n 通过这次日本地震的影响,居于南海边的广东,应当将海啸防控与研究提到议事日程。/ X: P* m/ t) q/ ^4 z; C5 K2 O
(编辑:SN002)
$ r( g" T8 k9 k# |* u0 c9 I! t" ~4 P" `; t, A7 d& c%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