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一次,一所大学请我去演讲,我问了所有在场的大学生一个问题:“作为中国人,你有自豪感吗?”大家一致回答:“有!”我接着问:“那到底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自豪感呢?”有人说是长江、黄河、长城、泰山,也有人说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五千年的文明、中国文字、世界闻名的祖先、四大发明、北京奥运、“神七”升空… … # ?9 q! ^9 v; n% l( t' D
6 [, {% ~$ L% B- B, p5 A5 `
我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假如清晨醒来,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菲律宾人,你还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吗?或者你变成了一个卢旺达人,生活在非洲,经历过种族屠杀,营养不良,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此时,你还能够自信地面对全世界吗?* \/ k; B1 t- U$ I; ^6 ]: B6 B. r
+ Z9 ]0 C3 q; E. J( \7 J! @# m
" d4 ~# ?: L' f* H/ W1 g) h" G: Q
你能否坦然承认自己的差距
& T) u8 r* J4 ]: Z- t3 J% ~/ H7 }; ^0 O4 \6 ^4 t
当我把第二个提问抛出去的那一刻,整个会场变得鸦雀无声。我能够体会到,学生们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自信的含义。大多数大学生都不能从自我中寻求自信;但如果自信只能从自身以外的事物来获得,那么你就无法从容地去理解世界问题、民族问题和关于自我的问题。! }; J* m1 H1 q9 f$ k
$ a+ s. w" m. T! O( A4 H9 }一个人的自信、自豪到底来源于什么?又依靠什么而存在?' q- v2 _7 m8 a/ [; w3 t( T
: V1 j f- x2 ?1 [. j7 a
我刚到耶鲁大学读书时,同班同学互相做自我介绍,有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同学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他是菲律宾前能源部部长、时任总统阿罗约的得意门生,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他讲解得比谁都详细。他说:“我的名字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典型的英语名,第二个词是典型的西班牙名,所以我的名字包含着菲律宾曾作为殖民地国家受多国文化影响的痕迹。”
4 N/ M" e. _6 \* L- R* l8 C2 P$ D' I
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国家有不那么光彩的历史而感到自卑,在讲述自己的名字的过程中,他用自己的语言、平和的语调,回顾了菲律宾的历史,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他的自信来源于一种信念:没有人可以因为非我以外的东西来贬低我,没有人可以因为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贫穷来轻视我。他能够那样客观而冷静地描述历史,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绝对超然的自信。
' y. c( \& s; b; U
7 D. t# Y) A g2007年的新年,我参加了北京“宏志班”的联欢会。那些高中生们各有各的苦难,说出来让人潸然泪下。然而经济上的困难不但没能带走他们的笑容和快乐,反而造就了他们超人的毅力与勤奋、朴素的态度和性格,经历过磨难的他们更懂得珍惜自己的乐观。
: L6 Z% e+ M% {8 j( X9 ?3 W! W9 e8 w( U
你像他们一样,来自月平均收入低于300元人民币的家庭,丢了一块橡皮都不敢对父母讲,请问,你还能够在其他同学面前保持自信吗?" Q2 _# f& y) d
: J; y- [* D8 V& f* r
在他们教室的墙角,小山似地堆满了空的可乐瓶和饮料罐,这些都是从不喝饮料的他们大大方方地到其他班级和学校捡来的。正是这些废品,让他们攒出了几百块钱的班费。他们是经济上的弱者,却是品德与能力上的强者。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阻止他们努力学习,在那天的联欢会上,很多同学在我面前自如地表演书法、弹起了琵琶,用自己的行动显示出了一种和我平等的自信。. e8 h7 ~- u0 ^; f& M; c
- T |) U+ Z7 N* C- F
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到独生子女的娇浮,却能看到很多我所采访过的世界各地的成功者们的生活习惯,这让我无比惊讶,又异常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们都是平等的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差异既然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坦然面对。
* m4 T$ S( n$ T( w, z& _) i. g& ~0 k) V) `: W) s0 y3 H: l- K+ T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自我价值。在这个地球上,“我”只有一个,“我”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的自尊和自信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即使你是一个乞丐,也可以坦然面对一个亿万富翁,你不会也不应该在他人面前矮一截,这样的自信和自尊才是真正坚实的精神基础。- E h+ q1 [' n- r6 s
5 ?- D. |9 d8 E# }8 H4 v
" v+ H! ~. t0 P' e4 c8 I% [' D
永远说“随便”就没法自信
% E0 Z( J# [7 G' w0 A a, {3 X z4 A& S! Y, P0 M
无论在美国还是英国,每次我去餐厅吃饭,总会看到一个现象,父母不代替孩子点菜,而是让孩子自己去点。孩子会直接对柜台前的服务员说:“我要一个三明治,其中火腿两片,鸡蛋要生一点,加生菜,番茄片加三片就可以。”他们点得精细、具体。对比之下,在中国经常看到的现象却是这样的,父母问孩子要吃什么,孩子说:“随便。”我们小时候,面对父母的询问习惯了说随便,父母替我们点了菜,等菜来了,我们又觉得不喜欢,干脆不吃;渐渐的,我们长大了,什么都用随便来回答,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哪个专业、喜欢什么工作。最后,我们成了一批没有主见却挑剔人生的人。这种极端的教育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对动物都不忍心摧残,可有时却在摧残我们自己。
$ X! {/ C; |% _) ]! S& ^: k$ z8 p; L* v
我们经常听人家说:“你不给我面子”,其实,如果一个人真的自信,压根就不会在乎自己的面子。刻意地去表现、维护,反而说明你根本就没什么面子。自信的人应该用自己的标准给自己定位,而不是依靠别人的标准。
E: _8 x$ w( i2 Y
8 z- C+ m4 f! e2 x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从小就把我当平等的朋友来对待,培养我的自信。有时候,与朋友在一起聊天,我的父母忽然打来了电话。电话交谈结束后,我的朋友特别奇怪地问我:“你怎么与父母说话这么客气呢?”没错,我在跟父母的沟通中经常会说的话是“爸爸你好”、“妈妈晚安”。这是客气吗?对父母难道不需要随时随地地表达起码的感谢吗?要知道一个人真正的成长,首先是来自家庭,从家庭中学会成员之间互相尊重,才能建立起发自内心的自信。
1 Q8 \# G2 w( K8 d6 T6 j- T. }# l5 h4 {( Y& v
8 {. O8 K3 A( x自信不是靠强调外在的东西
1 D: `# F3 E2 V+ x- H1 l/ O# ?+ ]6 Q! [! X/ H
只有在自己的家里被平等地看待,你才会自信地走出去。如果在自己的家里都感觉不平等,那麽走在世界各地你都会有同样的感受。我们在国际事务上,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如果刻意表现出自信、自尊,往往会过犹不及。面对外国朋友,尊重是赢得的,而不是强求来的,是以你的自信展现出来的。% c; L. }+ i( ^* O
0 k6 o$ v- F4 K5 j" } z如果你有机会出国,会发现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不同国家入关的地方,将要入关的人都会被分成两类,在美国的指示牌分别为:美国公民和非美国公民;在中国海关入关的地方,你会也看到两类:中国公民和外国访客。我们总喜欢用外国来表示某个个体,而美国比较偏向于用人来标示不同的人。' R0 e" |; w$ h5 b: J; {8 v
+ _+ l% }5 x/ y6 m2 F$ K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没有个人的自大,只有集体的自大;中国人都是背靠着一个伟大的祖国、古老的文明,来寻找自我的意义。”所以我们习惯了把我们有古老的文明、我们的祖先如何伟大挂在嘴边,很容易因此养成虚骄自大的毛病。要知道,人的自信不是通过强调历史、强调遗产,甚至强调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得来的。我们的自信是来自内心的,不是外在的。外在的自信可以变迁,内在的自信却会永远存在。7 s0 P. b! {0 M) c
# k% E! ]) W* X' K2 S
四大发明怎么样,有四百大发明又能怎么样?请你站在镜子面前去看看自己,从外套、上衣、裤子,到衬衣、内裤,上上下下,你身上穿的所有东西没有一件是我们发明的,因此,简单地比较谁发明了多少东西没有意义。“黄山归来不看山,泰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就在我的家乡,但是,我知道世界上还有比黄山更壮观、更秀丽、更雄伟的山峰,难道因为世界上还有乞力马扎罗山、富士山,我就得自卑了?
2 I* \; i- J/ I F5 v5 ^ w' }! H6 U$ E: N& H6 V
我们不用光依赖历史的传承,不用光依赖多么惊人的GDP增长速度,我们完全可以追求能让自己幸福的目标,只要你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世界上的人不会因为背景的不同、文化的不同、是否有悠久的历史、人口多少、国土面积的大小而在自信上有所差异。每一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自己目标的权利,都不应该因为财富的多寡或肤色的差异而被歧视。
* L3 Q. \5 Q# [# g6 |& I* a% C: k, B5 u$ s8 w8 v' u
我们应该牢记的是,自信的来源是相信平等,相信自己。我们不用太在意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如何评价我们,不用每次都要问他们对我们国家怎么看。我们应该关注自己是否有目标,真的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把目光转向自己,自信也许会更加长久和坚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