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 k, w: I! M# |3 J- Y3 ]
, Z `* n2 C& U# p2 D" \
: E: @' y9 G: a+ b# X
2010年3月31日,地铁5号线,天通苑。清晨排队进入地铁的人流。本报资料图片 秦斌 摄* U1 e2 z! l* @" o1 r3 R1 R
本报讯 (记者汤旸)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3年将进行重新编制。北京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规划到2020年实现的两大最主要指标人口总量和人均GDP已经突破,所以这将是一次大修编。% A/ W1 i$ h7 [/ s
2005年年初,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S% ?- O* J1 M9 G" I
据北京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中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已被突破。一是人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提前10年突破了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 J4 a+ x- S# j& o# g5 j. _
另一个是人均GDP指标,城市总体规划里是2020年人均达到1万美元的GDP指标,但在2009年时就已达到。
' R, E6 o) W. S( P3 x8 @ 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常规工作,城市总体规划一般10年一大修,5年一小修,从2004年到2013年刚好是10年,应该启动大修编。
. ?: }) O, e4 E+ D ■ 释疑, j1 I: r, k# K, W# H, i( `
必要 有人口预测才有基础配套! c9 Z. e6 x3 k, A. U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秘书长屠启宇表示,规划分两类,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比如“十二五”规划,一类是城市总体规划,最主要是空间规划。而城市空间规划首要基础就是对城市人口的基本预测。
% E0 d2 | u/ s( g+ k “有了人口预测才有相应的空间配套,住房有多少,道路交通有多少。”包括供水供电等多个方面,也都是这么预测而来,预测的前提就是人口。
! k4 h( L) U2 f) _) f 对北京来说,人口超过2020年的规划,这是一个重大变化,规划没有赶上发展速度,因此修编非常有必要。: c) o* f- x0 e) n% z' j
作用 规划引导发展方式转变% {" G7 l# x, h7 M& L5 S5 {
人口将是此次大修的起点。在近日规划委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上,市规划委主任黄艳表示,人口规模决定了城市规模、用地规模,从现在起,就要对人口问题开展充分的研究,给总体规划修编打好基础。
4 O# B( L4 x0 a% E" b 此外,要引导发展方式转变。北京城市运行成本越来越高,人越来越多,而效率越来越低。发展方式的转变,直接关系到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给地方式,要通过空间规划引导产业布局,进而引导发展方式转变。) ]1 o6 z& K( F v7 n' R
■ 关键词6 F7 _3 g0 ]9 P' `" F; @
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要更加凸显
4 b$ Q# V3 b) @0 X( ] 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张智新:北京未来发展规划要放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思路中去,不能闭门造车,现在有很多问题都不是北京单方面能解决的。未来的规划要进一步凸显出来。
4 t. O( m( O$ \: u6 h 虽然北京与周边河北、天津有一些合作,比如建轻轨等,但都是点上的,而没有一个整体面上的系统规划。- F4 a) _6 c, L6 ^" e' `+ t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京津冀列到国家的战略规划上面已经几十年了,确实没有长三角、珠三角走得这么快。北京很早以前也提出要做大区域的规划,现在区域合作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所以不光是河北、北京、天津的事,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 D% v1 H l$ C* _ 北京从年初开始就跟河北一起编制规划,希望年内能够搭成框架,包括整个空间布局,城镇体系,北京市的中心城、新城,周边河北的七个城市,再包括天津,滨海新区,还有交通等基础设施,生态保障等。
, w/ m$ Q8 G! o/ e8 k' W# i 新城规划 目前新城发展还是“摊大饼”& n9 b- g' m6 U% O6 E' ^8 {' w
张智新:对2004版规划最大的感受是新城规划还要进一步反思。
0 t, b) Z+ _ ^4 d9 n/ E4 R+ [ 通州等新城不仅没有起到疏散人口压力的作用,反而还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有城无业,潮汐式交通。目前新城发展还是走的老城发展的老路,摊大饼式的蔓延,过分关注城市经营,放任房地产价格飙升。
0 a& S4 D; p; F0 o& }: ]/ r2 }2 K, e/ V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通州出现“睡城”这样的问题跟建设模式有关系。当时修八通线,就是因为地铁沿着长安街往东贯穿,比较容易操作,并没有跟通州在整个城市里起什么作用联系起来。* n( m* x8 y% f5 L) G8 q" m6 w1 p
建起来以后把通州和中心城的距离缩短了。老百姓在那里容易买房子,所以就大规模地建设房地产,光有住宅,没有别的。7 C+ k. K8 \# ?. q( o( d' U
以后新城的发展必须要有职住平衡,住和就业要有相对的平衡度,这需要在建设方式和时序上把控,不能先建住宅。5 g; o1 ^9 A0 L9 j+ h
产业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业应大胆迁出2 M. G3 x% a! ~/ Q* G: _1 y8 f" M6 b
张智新:北京在产业发展思路上一直存在一个争论,发展所谓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其实这既是资本密集型也是劳动力密集型,而且好多还是打着高端名义的传统制造业。
, M5 F; o) O; t: T5 f6 G: R: v 北京在产业发展方向上还要更解放、更大胆,不要被一时的税收和财政收入所束缚,如果北京周边城市有工业区或能承载的话,应该果断将其迁出去。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范围下,这样的迁移难度并不大。) P8 h) b2 c% E I3 W5 B) {
迁移之后对税收和财政收入有影响,但完全可以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服务业、新兴第三产业等来弥补,着重发挥北京人才优势,大力发展研发产业、生物医药等,税收一样可以回来。+ h4 G- U: x0 T$ `8 M! O" u1 W
■ 相关新闻
2 d y$ t+ a; m- U% Q 通州新城将“东扩”5平方公里将增设“国际组织集聚区”
: L+ s/ t/ l) I, E' b7 l7 a8 D 本报讯 (记者温薷)通州新城的空间布局规划再度调整,将在新城东南部新增“国际组织集聚区”,成为未来国际、跨国公司等机构落户的区域,面积至少为5平方公里,这是通州新城第二次“扩容”。7 o/ Q' j4 \6 C6 s i5 F! I; m
昨天,通州区副区长张华介绍,根据北京市部署,通州新城将由目前规划的“一核三区”升级为“一核四区”。其中,“一核”指运河核心区,“三区”指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此外,将再规划一个“国际组织集聚区”。5 Z6 J- J4 N* @1 \6 ?7 G% n7 u
据张华介绍,该区域的具体名称、范围均未确定。但根据初步规划,该区域将位于通州新城的东南部,未来将作为国际、跨国公司等机构落户的集中区域,面积将不低于5平方公里。8 N' t5 m! N. N
2009年通州新城核心区域曾“扩容”,将11.8平方公里拓展至48平方公里。这是继核心区“扩容”后,新城布局再进行的重要调整。3 k* p! b0 t7 g, K8 i4 R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M' Z0 C+ J/ n, d
. w/ ?+ r6 G/ K*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