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84|回复: 0

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凸显 宏观调控走进关键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5 月 26 日 22: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 _  a9 a1 C1 T& K
5 z! S9 r- I& X; q+ j. i; i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刘劼 岳瑞芳)本周,中国股市在经历了“黑色星期一”后接连下挫,跌至近半年来新低。背后宏观层面的原因被普遍解读为投资者担心经济增速放缓,“硬着陆”、“滞涨”风险开始聚集。! I* b# B; V: J, K7 b# @
  虽然GDP在一季度同比增长9.7%,但4月份的经济数据支持了“放缓”的说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有所回落。汇丰本周发布的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更是下降至51.1,为10个月以来最低,显示制造业收缩明显。+ \" j5 s& v, C; O# [
  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表示,最担心的是一方面目前通胀高企的形势短期内无望缓解,而同时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动能的负面影响却在放大。他们普遍认为目前“形势复杂”。
4 w5 A( E4 y# ^% `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经济放缓的风险不能排除。而目前判断增长会大幅放缓的根据还不充分,有待进一步观察。”
6 R) u% a# ^$ _- V: S. J$ r  在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看来,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经济放缓几乎是肯定的。但担心“硬着陆”和“滞涨”还为时过早。
4 C1 z! \' x0 K9 y6 p* n2 F  “滞涨”指经济增长停滞与高通货膨胀率、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硬着陆”指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后,一国实行的政策过紧,导致失业增加,经济速度下滑过快。
7 {6 K6 C7 ], |- u  中国对于“经济下滑过快”并没有确切的定义。8%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经济保证健康运行、充分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最低速度。全球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中国出口,致使经济增长在2009年一季度骤降至6.1%的冰点,造成大量企业倒闭,数以千万的农民工失业。2 w9 }! B" L2 G. D
  尽管如此,庄健说中国经济今后的增长不太可能低于8%。) t* K( x! E" j' I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通过结构调整,内生动力加强。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可逆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空间”,庄健说,减速也是宏观调控朝经济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应有之义”。, a5 [5 V/ F4 Q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说,金融危机期间的下滑不太可能在今天重现,全球经济仍在温和复苏,外部需求比较稳定。近几个月的外贸数据也支持这种观点。& W& z2 r/ u/ d. m1 q0 s
  虽然多数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表示,中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或“滞涨”为时尚早,但通胀高企下的紧缩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放大趋势。鉴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走势所产生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拿捏政策的力度和分寸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巨大考验。
8 [! u) z  P$ @$ _* H  D* X  受输入性通胀压力、国内有关成本上涨压力及去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近半年来一直高位运行。3月份上涨5.4%,为32个月以来最高涨幅,4月份小幅减慢至5.3%。食品价格涨幅已经连续6个月呈现两位数。4 u  ?' S: Q6 J- ~# q, j2 t
  央行一直把抗通胀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自去年10月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以来,央行已经4次加息,8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直至目前21%的历史高位。
* J# q0 E6 |7 D. b* n0 P) b* j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说,银根紧缩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加上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赚钱愈加艰难。企业如果在这种情形下减产,势必再度推高物价,反而没能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
/ `6 v  m8 r, @3 b  Z4 B* c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认为,政府应防止紧缩政策“超调”。由于经济增速与通货膨胀率的回落存在明显的时间差,猛烈的紧缩措施可能会给经济带来过大的下行压力。( _  [2 C- u, v! M
  野村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决策者现在要非常小心谨慎。如果当局对通胀反应过度,投资可能会迅速疲软,从而引发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此外,过于宽松的政策或会引发资产价格泡沫,这类泡沫几乎必然会破灭。”) }0 q( U9 E4 a# S8 E
  如何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点向来是各国央行调控职能中的难点。比如2008年,上半年还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料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下滑严重,直至年底央行宣布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后,行动已略显迟缓,以至央行在当年最后3个月中连续降息4次。; y+ u! C: E, f; l" _; i1 i
  近来,不少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纷纷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周三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对中国2011年GDP的预期,从去年11月份预计增长9.7%下调至9.0%。它还上调了2011年CPI预期,从此前预计上涨3.3%调整为4.6%。高盛在周二将其对中国2011年经济增速的预测从10.0%下调至9.4%。3 V2 E: A' m  q. u* n/ G3 t
  然而,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曾表示,货币调控不会无限,第二、三季度进入观察期,还可能调一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加息已结束,随着经济下滑,第四季度货币将转向放松。/ K7 b; m6 u6 k0 w
  经合组织也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受到国内紧缩货币政策的制约,这使得中国政府可能放慢紧缩步调。0 |6 k( a3 L1 s; v; e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E  M! U5 x. s! k* ~" A9 p
; Z1 G4 Q  `; Q+ c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7 日 06:51 , Processed in 0.0817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