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08|回复: 0

北京常住户籍人口1256.7万 近三成人户分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5 月 30 日 20: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F* F  S; q" f7 L
9 i5 _$ O* @7 D+ ^  |- p( E, ?* e  相比2000年普查增加127.9万人原因主要有三个:拆迁搬家、随迁家属和务工经商
) C, j4 Y7 h0 y) E  w5 o  今天,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分析数据显示,2010年本市常住户籍人口1256.7万人中,人户分离人口多达345.4万人,占常住户籍人口的比例为27.5%。
% B0 j  Z: e6 ]- ?, `. K0 @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口10年增长127.9万。
2 s% _2 K& n3 {/ t. Z9 h9 A& G  从区域上分,朝阳区是人户分离最多的区,从时间上看,平均人户分离时间长达5.5年。  I: v7 o2 e1 q7 R6 l
  人户分离·人数
2 p1 E+ l8 q' ~. {# U  人户分离是近10年来中国人口变化的突出特点。
% m, ?* _5 C, M2 R* ~' u7 I  北京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析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其中,外省市来京人员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他们都属于跨省市区的人户分离人口。0 \! o. b# z- r0 g. E* S
  与此同时,本市辖区内,常住户籍人口的人户分离情况也很普遍,即实际居住地与户口登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本文提到的人户分离人口主要就是指本市辖区内常住户籍人口的人户分离。
) |6 [! o* D- ^. K3 `# n  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10年时间,本市人户分离人口增加了127.9万人。人户分离人口在内部结构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2000年的区县内人户分离人口为主发展成区县内和跨区县人户分离人口并存的局面。
: o1 L* Q1 e/ t7 ]+ H7 f  ●分析
3 m  z% F; Y6 w2 k0 \  什么原因让345.4万常住户籍人口人户分离?" |* ~: F" c3 _/ _
  市统计局的分析报告显示,人户分离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拆迁搬家、随迁家属和务工经商。% X6 J8 U/ o  R  O7 X. B1 T
  这三大原因在人户分离因素中所占比例共占56.1%。此外,工作调动、学习培训、投亲靠友和婚姻嫁娶等各种情况也是造成人户分离的原因。2 r# F6 L2 A+ e. O: \$ \
  人户分离·区域年龄性别* ^9 n  y# f- h+ _, }
  女性多于男性" E. e  \0 z$ J3 Z* S: w
  人户分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97.6,低于常住户籍人口100.5的性别比(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1 K) x4 a2 ]2 T. N5 E9 x
  分年龄段来看,66.6%的人户分离人口年龄在20至54岁。其中,25至29岁的青年人口最多,以下分别为20至24岁、45至49岁和30至34岁人口。
; q7 G5 U( x. s  此外,人户分离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6岁及以上人户分离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一半以上,高中学历人口占两成多。与常住户籍人口相比,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重高13.5个百分点,高中学历的比重相同。
& f' L! L3 a: @: E2 I8 p* j- M  ●分析* F2 G+ @- i* n5 l' H' X
  从性别看,男性和女性离开户口登记地的原因中,虽然拆迁搬家都占较大比重,但是在其他原因的选择上仍存在差异。- y% V! R4 l2 H; m
  男性由于务工经商、工作调动等经济原因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比重较高。女性由于随迁家属、婚姻嫁娶等非经济原因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比重较高。$ N7 \* o+ @3 T7 w1 v
  不同年龄段人户分离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的原因差异较大。
$ z& E" d% n& P' b+ r: O( ?+ U  20岁以下的人口中,人户分离原因主要集中在随迁家属和学习培训;20至29岁人口中,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排在前两位的是学习培训和拆迁搬家;30至49岁人口中,拆迁搬家和务工经商所占比重较高;50至59岁人口中,离开户口登记地的原因主要是拆迁搬家和随迁家属;60岁及以上人口中,以拆迁搬家和投亲靠友为主。9 H" P2 ~! ]) v; b( H. u1 [% j
  人户分离·区域
' e0 z0 I* }4 |4 I( F- _: h  朝阳区人户分离人口最多2 n, x5 o1 s" C( Q$ f
  本市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地分布与常住人口的分布较为一致。
3 g' R0 E1 e! q4 `9 \  在全市范围内,区县内和跨区县人户分离人口所占比重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区县的地理位置、产业布局及各种社会资源不同,人户分离的类型有所差异。4 m& `; F0 B+ j, z; T  O
  分区县看,朝阳区人户分离人口最多,为72.3万人,占全市人户分离人口的20.9%。
8 b0 W. w: t9 `& e# p5 @  跨区县人户分离人口户口登记地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共140.3万人,占跨区县人户分离人口总量的76.7%。3 y2 y2 T( Q5 f% y2 N/ D( ]- D& P
  本市各区县人户分离人口情况区县 人数朝阳区 72.3万人丰台区、海淀区和昌平区 35万人以上西城区、通州区、大兴区 均超过20万人东城区、石景山区、怀柔区、密云县、平谷区、 均在17万人以下延庆县、房山区、门头沟区、顺义区、亦庄开发区
/ |% }/ s; z8 l8 ?4 H  ●分析/ Q: K  b+ ]0 n; ^" G, i
  据分析,本市人口的迁移流动对地域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 d! z4 M9 z# i( g  从分离的空间范围看,跨区县的人户分离人口因学习培训、拆迁搬家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口比例较高,分别为11.1%和31.7%,与区县内人户分离人口相比,比重分别高出6.3个和3.2个百分点;因其他方面的原因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比重与区县内人户分离人口差异较小。
, q8 V# \' c0 c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人口选择居住地域主要看重该地区的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海淀区为例,很多家长为了子女上学而从外区搬迁到海淀。
8 c  K" b- Z5 M/ s) k/ G- x  "子女上学可能是短暂的一个时间段,但拆迁造成的就业问题却是更为长久的。"陆杰华说。更多的就业机会还集中在城市功能核心区,而拆迁后中心城区人口搬迁到昌平、顺义,仅仅住处改变了,市民还要上班还要就业,他的社会功能还留在了中心城区。
8 G1 g- C9 G4 E: ?( g/ O7 W  文/记者韩旭/ Q1 ]% S8 C, d' Z0 b5 `
  专家建议6 P/ y2 q8 N2 D) L$ v
  就业、资源配置应顺应“迁移”趋势
2 g0 r9 \# g; W- e0 r: Z  “人户分离是北京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的体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北京在城市拆迁和规划过程中,应协调好“迁移”与就业、公共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同时面对人户分离人口大量增加的现实,合理分配公共服务资源。
2 Z& U/ E& M# \8 {3 x: ^/ l  本市大量人户分离人口对于提供服务和制定政策有较大影响,“比如卫生、消防等等,如何满足市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就成了一个现实性的难题。”陆杰华说。% m5 w; H: o7 ^+ L/ @
  针对如何解决人户分离现象带来的问题,陆杰华建议,一些政策可以按照现居住地来制定。( i* l4 x5 K) K- Z
  政府应该将优质教育资源、大型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向搬入地区倾斜。同时在这些城市功能拓展区和正在建设的新区增加就业机会,让市民可以就近工作、就近购物、就近上学、就近看病,减轻北京人户分离压力的同时也能缓解人户分离后产生的交通压力等社会问题。 文/记者韩旭王晟
& s+ |: ^) u3 u  本版文/除署名外记者王晟制图/刘江
* m7 c+ j4 E( q5 }" q/ e.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n1 ]) P- |% T* [; d2 h+ S2 }+ ?
5 t* v0 Z. ]/ q" V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6 日 22:56 , Processed in 0.0848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