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s, J9 j. {* B* w( n* I
! h! p3 i0 S9 Y& g! X0 k 党史学习被“搬”上了微博。
! U% }/ k. |, c. R) i. j( x 在微博平台上,开办不久的“常州青年”微博群拥有近600名“非团干”粉丝,日浏览量达1500余次。最近一周,这个微博群刮起“红色旋风”,红色的党史展板、英雄事迹、电影链接,几乎所有评论、转发均与“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有关。' k/ X9 o8 K8 ?# A; Q0 G
在江苏常州,团江苏常州市委利用“常州青年”微博群,在广大青年网友中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活动。学习形式有了新的突破:线上普及知识,线下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深入学习,学习内容也更加“本地化”,专注于“常州三杰”精神的传承。
6 A) @6 A3 i. Q7 B) f 微群贴上“非团干”标签+ C! p, j X- `
加入“常州青年”微博群的网友“扬小陈”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一名大四学生,扬州人,姓陈,所以取名“扬小陈”。这两天,他发现微群主页常被红色的展板图片“刷屏”,点击进入,看见“常州三杰”生平展示。: C. l9 y9 C; Y8 G h; Q
就像网页插入式广告一样,小陈在被动点击“学习”了两天之后,发现“三杰”真是了不起,“二三十岁就牺牲了,理论、学术造诣都很高,而且都很帅”。- E) u. F" z% f
从没有人刻意“指导”小陈学习党史,也没有人让他学习“三杰”精神,来常州读书以前,他甚至没听说过“常州三杰”。但这一次,微博上“浅浅地一瞅”却让这个90后产生进一步了解“三杰”的想法:“微博上说《秋之白华》(瞿秋白生平事迹电影——记者注)马上要首映了,我准备拉上同学一起去看。”
) a; @; F; g' x 10名微博群网友中,只要有一两人像小陈那样,产生进一步了解“常州三杰”的想法,那么“刷屏”者、微博群群主“汤团人生”的目的就达到了。
8 D" F* V4 w4 ~) q% m6 W) Z) k$ M “汤团人生”是团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汤文鑫的网名。他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就是采用非行政化手段建立了“常州青年”微博群,并逐渐将成员扩大至近600人。
+ `* ~, }: c& A/ q# u 不到600人的“粉丝”队伍在“团办”微博中实在算不上大。近年来,各级各地团组织响应团中央号召,开拓了众多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工作方法,微博算是其中之一。不少地方的“团办”微博粉丝数量能达到数千人之众。" ~# j. ?$ Z6 ` L" C1 p# X& h2 g
汤文鑫的“骄傲点”在于,“常州青年”的粉丝没有一个是靠行政手段“吸引”来的,“之前我们在常州搞了个微博大赛,大部分“粉丝”都是那时参加大赛的普通常州青年,还有常州校媒联盟的同学,没有团干部”。
8 Y( p: p. h. {3 ]# ~9 b% J 线上普及还须线下配合) d2 U2 R, E# G, Z9 K- k9 F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团常州市委组织全市青少年学党史的重要突破口。除了在网络上利用微博群推介“常州三杰”,团组织还在线下组织“三杰”事迹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
3 v' Q# E; |/ S0 y$ z1 G: `3 b$ @ “四进”活动本身是全国很多地区团组织在多年前就用过的老方法,常州的重拳打在了“怎么进”上面。" A* c4 E1 m8 U( }' ]! l: k9 I6 T
传统、应付式的做法是:在学校、社区、企业、机关里支几块展板,贴几张海报,就算“进”了。常州的做法是,组成8支由大中小学生和企业员工组成的义务宣讲员队伍,去学校、社区、企业、机关用PPT给大家“讲故事”,编撰系列连环画《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送进校园,协助拍摄6集纪录片《永远的青年》并进行展播,组织观看电影《秋之白华》。
+ W, z; d* V4 [ “微博上只能普及一下党史知识,不太可能深入学习,目的只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常州有三个杰出的青年;要让青年人进一步了解‘三杰’,线下活动必不可少。”团常州市委副书记路琦坚持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兼顾党史教育的普及性和深入性。
# P7 ~6 q8 [1 O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樊柳现在就成了“瞿秋白迷”,她在《永远的青年》纪录片中,看到了一个真实、很有“常州男人味”的瞿秋白,“以前只知道他很有才华,是革命先驱,现在才知道他对妻子、孩子都那么好,而且很英俊,是典型的常州好男人”。2 b, Q' z" w3 f- D. m1 h
她把纪录片网络转播的链接转给了好友,重点推荐,“我们都是常州人,从小就知道‘三杰’,但这次算看到了有血有肉的真青年”。这天,她头一个到公司团委报名去看电影《秋之白华》。
) E; Z9 b/ h# y3 O( d! l1 ^9 j" y: U “分类引导”成党史学习基石
9 K$ S8 c: {5 W; }8 ]+ \* \ 团常州市委书记胡竹从未把“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活动看作是一项任务来完成。在他看来,“学、知、跟”活动恰恰是检验团组织分类引导青少年工作的一个契机,“学党史完全可以融入到分类引导工作中,并以此来检验分类引导的手段是否正确、效果是否理想”。* W0 ~0 C) J5 e& ~, O0 p) N7 A
义务讲解员队伍原本是团常州市委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中的一项创新试点项目,这次通过学党史活动再次得到检验。' e3 R( M5 w! v7 Y7 _/ m$ I4 ^
陈经公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张太雷纪念馆义务讲解员。每周三下午、周六上午,他都要到张太雷纪念馆当班,负责故居展和生平展部分的讲解。6 \& j* ?4 Z- S% n
这是常州团组织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少先队成立始末的载体:在全市所有大、中、小学中海选“常州三杰”两馆一广场的义务讲解员。
8 u, o0 d* r) n! S “当时全校100多人去面试,只招了8个人。”成为义务讲解员一度是陈经公进大学后感觉最自豪的事儿,由于讲解经验丰富,他还在这次“四进”活动中,担任义务宣讲员,走进学校,在一两百名同学面前讲党史。1 V* E0 l, T _# j6 M) u: e- j) u
由学生给学生讲党史,效果显著。
' a- V) M( _, v3 L0 A “听得特别认真,就想看看你有啥水平能把党史讲清楚”,“没啥条理,逻辑性不强,但至少能听明白”,“层次不太清楚,不容易记笔记,不过听着挺亲切的”……这是事后一些听讲的同学给陈经公的建议。
& X$ c% b/ H. X$ [% q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常州团组织有效地将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与“学、知、跟”活动相结合,包括“常州青年”微博群也是在前期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迅速做起来,从而扎实地推进了“四进”活动。
4 v7 Y7 i# I1 C" z! T; k.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6 M7 B7 E, n8 z0 p. b6 A- R$ q7 E9 U. p0 Q* C;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