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63|回复: 0

山西永济国企与地方民企之争致居民无法用燃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6 月 14 日 19: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 m" {4 G- U4 e6 I' U9 \& d  @9 i

& h+ T, p2 `! v- `  一场国企与民企的天然气“暗战”4 b# E: C; q( r8 f! z
  山西永济供气之争
3 R% Y; I9 e3 L& |1 N3 O( |2 ]1 ?  A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韩文I山西运城报道
0 G* X/ X$ ]4 }  一方是掌控气源、背景颇深的大型国企,另一方是手持城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地方民企。去年底开始,源于抢夺5户大型工业用户的供气之争在山西运城永济市上演。# @! H: ^4 l$ P0 D5 h
  这场企业间的“暗战”,国企以“发展战略”开道,民企坚持“抵御外侵”。 然而,看似平静的博弈,背后却暗流涌动。企业的利益纷争最终“伤”到了民生,当地数千居民用户与众多工商业用户为此苦不堪言。
' H" l0 z+ z7 k5 X' u  用户“气不顺”
7 r) h7 Y* y  g; M& a7 n  “国庆、新年、春节……”作为永济市城市管道燃气唯一的特许经营单位,永济市民生天然气有限公司(下称“永济民生”)给当地居民、工商业用户的通气承诺一次次落空,而最终的时间表仍难以敲定。3 d- i  A- g6 |" h1 D
  5月26日,在永济市惠民小区,许多年逾花甲的老人正围坐在楼前打牌娱乐,头顶上方安装多时的天然气表箱挂满了尘土。" h* P9 d# g& s% \1 \, l8 Y7 e
  惠民小区是当地政府建设的安居工程,共建有5栋楼,安置336户千余居民,其中经济适用房300户,廉租房36户。- Q& K$ X. ]  m( [  c
  59岁的吴永乐原是某军工企业职工,企业破产后因生活困难才申请到这套经适房。在吴永乐家中,他手指天然气入户管线,向记者诉苦:“住经济适用房的都是低收入人群,已经够难了。现在天然气迟迟不通,使用电或液化气费用太高,我们还得换灶。”2 j6 k5 e" l: B3 p: g0 a, G# A+ O
  “不给通气,就给我们退钱(管道工程安装费)!”某纺织厂女工闫女士显然已对永济民生失去耐心。* s/ g2 x( G. `, B
  记者随后来到当地最高档的小区——御苑小区,二期项目的458户居民同样满腹意见。在7号楼居民尚先生家中,记者看到脏兮兮的液化气罐放置在装饰考究的厨房里,极不协调。
8 G, l5 ]; n- k' _2 O. o% U  尚先生表示:“做饭不方便还可以对付,但当初安装好的天然气洗浴装置却用不上,总不能不洗澡吧!”# `, D. g) y: C& X2 J) V
  相比居民而言,工业用户对通气的呼声更为高涨。
5 G* I7 j2 b/ h3 g$ B  永济市广海铝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茂林为记者算了笔账:“现在每个月用柴油七八十吨,每吨8000多元,保守估计每月得60多万元。如果用天然气,至少可以省出三分之一的费用,全年可以节约300万元左右。”; n/ [5 {: X* K+ d! g8 F, [
  与广海铝业一样,周边的华圣、海丰、云海、粟海等铝加工企业都倍感“受伤”——已交纳管道工程安装费,管道就在厂区外,却无气可用,只能选择柴油、重油、电等高成本能源。& A2 Q/ p" Z2 |. Y0 e2 i, ?. `
  气“堵”何处?
* s  d/ m" _3 H: a& Y  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永济民生总经理依海学一脸无辜,坦言自己同样是受害者。
: q2 k5 x% a9 g  @  “我快跳楼了!我们这边早就具备了通气条件,但负责长输管线的山西压缩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压缩’)的分输站一直不和我们对接,气进不来!”依海学抱怨道。
2 g: E, k# |; B2 q5 e  `3 s  据悉,永济民生在2008年取得永济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后,便于次年3月与山西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天然气”)签订了天然气购销意向书。两家公司在当月先后动工开建,前者建设永济市区管网,后者建设运城——临猗——永济长输干线及永济分输站。
2 O: n) Z; L- C/ E  “你的气源在哪里?”山西压缩董事长张建桥一度质疑当地政府与永济民生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的合理性。作为临猗——永济长输管线所有权单位,张建桥也不认可之前永济民生与山西天然气签订的意向书,理由是意向不等同于协议,且意向并非是与山西压缩所签。
, K* X% u8 f3 L( L6 P4 T9 i  那么山西天然气与山西压缩究竟是何关系?
; t9 K; {, D: B+ @  记者走访得知,山西天然气是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下称“国新能源”)控股子公司,而山西压缩是由山西天然气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西煤销”)合资成立的均股公司,国新能源与山西煤销均为山西省国资委重点监管企业。山西压缩成立后,山西天然气将长输管网进行了移交。9 e2 P4 o( i1 [* i
  张建桥称,当年建设的运城——临猗的管线是归山西天然气所有,后移交给山西压缩,而临猗——永济——风陵渡的管线本来就由山西压缩投资建设。所以之前永济民生所签的购气意向主体明显不对,况且永济民生也从没派人到山西压缩商谈供气事宜。" S6 @5 q* _, p
  永济民生却有不同说法,依海学表示:“我们先后数次找过山西压缩的项目部、运行部,也按要求提交了新增用户的开口资料。去年10月份达到通气条件后,还专门去函,希望通气点火,对方始终没有回复。”
0 X6 Q3 Z7 N5 P( d" s  企业协调无果的情况下,永济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于去年11月3日、12月16日两次给山西压缩去函,希望早日通气,但依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4 e* A7 a: Q3 j( y8 r  提及此事,张建桥也很委屈:“我们承担着气化运煤通道的重任,都是省重点工程,省重点办也在催,我们更急!现在还有三处地方要穿越铁路,前段时间高速公路施工挖坏的管道也需修复,还要请中石油公司通球打压(管道建设中的一道技术工序),最后验收通过才能送气。”- D% b( W) g8 r: f
  永济市城市燃气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彦忠坚持认为,“长输管网在去年底就具备了通气条件”。他记得,去年10月份,山西压缩的长线管网就已竣工;12月16日,永济市的经济观摩会还到项目现场参观,当时项目经理称“土建、安装已完成,正在办手续”。
; E3 d* T2 C3 e5 g5 H$ \1 g" u  直供“阳谋”?
- _& ?& y6 K, f  在依海学看来,山西压缩的长输管网早已具备通气条件是不争事实,迟迟不肯跟永济民生对接的根本原因是觊觎当地5家大型铝工业企业,想为企业直供天然气。
/ f" l: `% B4 i" T+ d% [  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建桥直言不讳:“沿管线的工业用户由我们直供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兑现运城市政府的承诺;二是沿线企业的一致呼声;三是国新能源的一贯要求。”
# a, v5 n  l6 h  永济民生则认为,山西压缩直供企业明显违背了山西省天然气营业范围划分规定,属于“超范围”经营。其依据是山西省煤层气(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领导组办公室在2004年下发的《关于天然气公司营业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1 u; h/ L8 c7 l5 r" u
  《通知》显示:山西天然气负责全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主干管网沿线CNG加气站的建设、运营、管理;市(地)及县级天然气公司,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天然气支线、城市供气管网、大工业用户、城市CNG加气站以及各城市门站的建设、运营、管理。
/ ]9 ?, A! N1 w* e* }  记者试图联系上述发文单位核实具体细节,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无法联系到该办负责人。
9 g( D) R3 d: q* Y0 L" e7 y  事实上,山西压缩“早有准备”。2009年5月14日山西压缩成立后,其市级天然气子公司也相继在各地成立,以求直供“合规”。各子公司由山西压缩控股51%,山西煤销各地分公司在天然气子公司参股49%,山西煤销以74.5%的股份实质控股山西压缩各子公司。9 |& L% L: A9 ~& F/ m( \( n8 E
  “我们运城子公司也是市级天然气公司,按照《通知》规定,完全有资格为企业供气。”张建桥表示。* T% l' H% V3 y0 `! D  l8 I0 n: R
  2010年12月,山西华圣、海丰等5家铝加工企业联名致函山西压缩,要求为企业直供天然气。但这份被永济民生疑为“靠低价承诺串联而来”的函并没有得到运城及永济官方的支持。
, _* t+ f6 X) Y7 d1 r  运城市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办公室在接到山西压缩来函后,明确回复“不能直供”。永济市政府也予以了回绝,并发文要求“规范天然气市场”。
3 q4 _% \/ }- V) a  虽然永济民生与5户铝加工企业签订了天然气设施安装协议及用气意向,但气源的被动使得供气充满变数。( v$ C! N# G; m6 g( A& v# o
  广海铝业曾茂林坦言:“价格已不是当前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尽早给我们供气,我们拖不起!”
3 y# j# Z2 V5 b8 C1 r  如今,山西压缩运城子公司的母站开始试运行,永济市个别铝加工企业已尝试通过槽车往回拉气。张建桥很坦然:“成立山西压缩的初衷就是气化运煤通道,为沿管线企业直供天然气,我们正在逐步推进。”
# u+ `6 R" p! u/ z! n  民企的“烦恼”
9 J9 |, h9 v0 A/ b  “居民用户更多体现的是社会效益与政治效益,经济效益还得靠工业用户。只有把工业用户和居民用户捆绑在一起,才有企业愿意做这笔生意。”王彦忠直言。# a5 B* T1 ?; ~
  据了解,永济市政府当年因无力承担上亿元的天然气管网投资,才决定引入社会资本。永济民生通过竞标,于2008年11月1日正式取得永济市城市管道燃气独家特许经营权,期限30年。
: U. v( x6 B% X3 B9 r& _% H  在合同文本中,记者清楚看到第3.5条明确了特许范围:以管道输送形式向居民、工业、商业公福及汽车用户供应天然气、煤层气燃料。0 i# f9 P6 j6 P1 d- T
  2009年开始,永济民生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了新街村门站至黄河大道、河东大道20余公里的主管网铺设,庭院管网入户近5000户,基本覆盖了小区集中的地方,工业用户专线业已铺设完成。
- I) {+ C9 F9 _% s  依海学也为记者算了笔账:永济市用气居民上限为2万户,每户平均月用气量最多15立方,每月售气合计30万立方,以每立方0.5元的利润计算,每月盈利约15万元,全年就是180万元。但全年运行费用就要近400万元,是亏本生意,这个窟窿就要靠工业用户去弥补。( d) I$ Q1 l' }7 a4 S
  “你辛辛苦苦种下的麦子,别人要来收割,你能同意吗?”依海学愤愤道。1 [7 C' q. V% S0 m) [0 \6 ?  \. l5 k
  2010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气化山西”的重大战略决策,运城市、永济市也相继作出“全面气化”的部署。在去年的人代会上,永济市政府曾向该市人民庄严承诺,要把天然气利用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务必在2010年通气。如今,政府无奈地“失信于民”了。
- P* N- v& a) S* f  d3 X# [, l  “如果利润高的工业用户给了别人,那么谁来保障永济近2万户居民的用气?”王彦忠站在政府的立场提出疑问。( {0 k  z' e, j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3 H% R- B# p: s( u/ _8 s5 C) v
7 i  P6 \1 t4 t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2 日 04:21 , Processed in 0.0741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