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 C% |( }1 ^3 c f% C1 _" ~
/ M; t5 e& |- ~$ s2 @' P2 w
今天上午,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回应关于“我国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近六成无检测方法”的说法。
8 g6 p+ ^( }3 O9 Z 近日,有媒体报道,目前我国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近六成无法检测。' Q4 ^ w6 b3 S9 w7 Y( R" o0 r
上午,卫生部表示,我国目前有食品添加剂2314种。这2000多种添加剂,就其产品本身而言,一些有资质的单位都能开展纯度、理化项目的检测,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我们所说的无检测方法,指的是这些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残留检测”。; u G# P- P/ c, N8 x
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接受法晚记者采访表示,检测方法虽然不全,但不会影响公众的健康安全。目前卫生部等相关部门也正在加紧重新梳理和制定相关的检测方法。
3 u! f& y4 B$ P8 n 媒体报道# h( h1 s7 A9 h7 m# u4 Z3 ]
2000余种食品添加剂六成无法检测
0 @2 q3 j! J+ Z& \ 近日,有媒体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近日完成了对各地的检查,日前在北京举行执法检查组第二次全体会议,梳理、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据了解,由于技术的限制,食品添加剂中有六成无法检测。
2 w2 ]9 L) W& b8 [ 央视报道中称,卫生部工作人员表示,国家检测任何成分都要有依据,使用任何检测方法都需要通过多次实验论证,最后把检测方法列入国家标准。但是判定检测方法的研究过程比较复杂。据了解,我国目前2000余种食品添加剂中,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四成。这也就意味着,有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 }+ `" S2 x* l# b- q# u
记者调查
+ D% l4 Y1 w* B9 I) ~# F2 | 加工助剂和香料多无检验方法
: {# I$ R4 ?. z( V+ G) ~+ c 4月22日,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中,显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共47种,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共22种,合计69种。其中有37种均在检测方法一栏中显示“无”或者空白,占总名单数的54%,也接近六成。
1 C- ]0 ^6 J R' e8 { 为什么添加剂的数量一下子从不足百种“跃升”到2000多种?0 C$ Q+ [. r G' X" |+ F3 d
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就食品添加剂而言,可以简单归为三大类,分别是《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2760)里面提到的300多种,另外还有加工助剂和香精香料。陈君石解释,这样总共加起来的话,我国现在确有2000余种食品添加剂。7 o) ~% L3 g) |' W# S# }! ^
陈君石介绍,在这些添加剂里面,有国家质量规格标准的确实是少数。因为单就所有的香精香料而言,就达1000多种,这些全部没有国家质量规格标准。而没有国家质量规格标准,当然就没有检验方法,因为检验方法是国家质量规格标准中的一部分。
8 h, }7 B1 h+ J2 h, c+ {% k 其次,加工助剂也绝大部分没有国家质量规格标准,相应也就没有检验方法。; L& v T" S( B6 t1 F+ R& E" c0 I0 s
最后,就是GB2760里面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22种功能,不包括加工助剂和香精香料)共有300多种,里面也有一部分是没有国家质量规格标准的,“据我了解,这部分不会少于100个。”陈君石说。
( N: v, I r( [, J7 G$ t 权威解读
* g, @% M0 [$ M) _% x 检测不复杂只是“没必要”8 d# k6 u# {* ?" e- E5 v
一名不愿具名的卫生部门专家表示,关于媒体报道的2000余种食品添加剂中,部分无法检测,指的就是食物残留中的添加剂成分。并非因为“太复杂”而不检测,而是因为其中的一部分的检测也是没必要的,这些“没必要”的情况有三种:$ @* l/ K) P' W) ^5 S4 J" q+ R6 @
第一,是添加剂本身属于食物成分。比如淀粉、海藻剂等,大家都知道,海藻剂就是海带的提取物,所以本身就没有检测的必要。
t6 ]! I+ B, d) j+ p e% P 第二,是自限性。所谓自限性,就是说比如像塑化剂,本身在添加时,添加的少了能达到想要的软化效果,但是添加多了,就变成了黏稠的一团,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 A; Z/ L# \# b% o( f$ l# |$ O+ l 再比如红色素,添加一些能达到想要的粉红的效果,但是添加多了,就成了血红,所以这类添加剂本身的自限性,就决定了它们添加时候的量必须要很少,并且这种自限性的量绝对低于人体本身限制摄入的量。; x4 b7 a- B" O @
第三,还有一类添加剂,本身只是用于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完成或者方便生产的某一过程而添加,能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就逐步减除或者自行挥发等,最后剩余到成品里面的东西就极少极少了,也没必要检测。
) R0 x( O1 X9 s {5 E1 k+ X 不能盲目照抄国外方法" X* [5 U; [, n7 E" y- o! R
陈君石解释,现在在国外,添加剂都是有检测方法的,但我们不能盲目参考,不是简单抄国外方法就行。2 A7 B5 T4 `& b; [
因为国家建立一种检验方法,不仅需要参考国内外的方法,还要经过我们自己实验室的多种检测论证,种族不同,身体素质等也有所差别。
$ W( p7 Y2 Y4 x3 ^( i' [ 另外,一个检验方法的建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要有一个过程。此外,靠检测把关还有成本的问题。
, \1 `* _" S- I8 C7 @4 r) P2 D 比如,涉及牛奶、乳及乳制品等的非法添加物质多达六种,如果每一批乳制品都要检测六种禁止添加的物质,那这些成本肯定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 a) q0 P% j2 g8 X3 y6 B) E 还有一个问题是,检测需要时间,出了检测报告再供应市场,鲜奶可能就过期了。陈君石表示,这在实际中也不现实。
4 }- B5 [, K% X3 W! S; v 添加剂的检测分类3 b6 z* a q" ?" c" N/ ]% L
添加剂在食品当中即《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规定哪些添加剂可在哪些食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多少添加剂本身检测即食品添加剂作为一种产品,它本身的质量规格标准监管进程新检测方法正在制定中。: u! \" N( |" M
陈君石表示,这几年来,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国家质量规格标准。“就GB2760里面的种类来说,三年前我们只有几十个食品添加剂的国家质量规格标准,现在已经达到了约200个。”他说。
3 L: p! [" c. a4 R. Z 另一名卫生部门专家也强调,目前确实还有一大部分需要检测但是现在还无检测方法的添加剂存在,卫生部等相关部门也正在加紧重新梳理和制定相关的检测方法,专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完成。2 ]* k+ k N% Q2 f. w* m6 X T
卫生部此前表示,目前已列入“名单”中的个别非法添加物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测方法。此外,“名单”以外的其他非食用物质或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一旦发现,也应及时报告卫生部。1 o% F8 A7 @' C
卫生部表示,将进一步研制方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k% w5 W) D+ t6 m) j) f" C& [ 同时,卫生部要求各地要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调查队伍,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 d4 f) d" }! e# T; Z0 p, m* E4 ?: P 多知道点儿* ?$ W: a( Q5 U
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中,除保证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应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 j, z, x) Y* h* x8 T! d: x4 c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相关规定,卫生部制定并与国标委联合颁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 K- N+ o% ^$ ?( F5 n
本版文/记者李莎莎
3 [9 v6 p. X# {! B0 F/ a4 @: W3 P.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M) b% a+ B) l0 q. k
" {/ T u# o3 Y2 S1 E: r4 g9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