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I9 @2 @: r1 `4 `+ U
, V$ F# `+ Y8 a9 N, W 本报记者 陈波
. o% z' q( r1 l% ]! T 两年前,地处渝东南边缘的黔江区,以一场近乎“秘密试验”的方式,小范围试行干部廉情公示,即官员财产公示。/ ` i& q9 d- w7 O* d6 P/ c
两年后,受这项“秘密试验”杰出成果的鼓舞,黔江区纪委宣布:今年年内,将推进黔江区所有副处级以上干部财产公示,公示范围也将由公示栏公示走向局域网公示。
. K W5 J/ p. L3 K2 ~# P- L 这是重庆市迄今为止,在官员财产公示方面走得最远的区县。具有廉政破冰意义的背后,是反腐监管体制自下而上的又一次努力。
6 ?8 e# V1 Y" @ 黔江年内区管干部“财产全公示”& [, i, i( a! t* ]/ |( m
“尽管推进或许很艰难,但黔江年内仍会将廉情公示推向所有区管干部!”6月15日,黔江区纪委副书记冯百炼的话,令在座的一众纪委干部为之一震。! X/ F; K; T, F+ B. `
所有人都清楚,此举一旦实施,将开重庆反腐廉政之先河。7 F2 n3 v# v' `5 k, \2 f1 s1 o- s, a
“应该说,两年多前实行的廉情公示,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该区纪委常委徐庭英坦言。" f7 M8 }" o$ O& l! o' U
徐所说的廉情公示,始于2009年3月25日印发的《黔江区新提任区管领导干部廉情公示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p/ b5 \1 t5 Y4 d" A
《办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规定了新提任的副处级以上干部,须如实申报本人及家庭成员职业、房产、私家车等基本情况,配偶和子女在国(境)外经商办企业和留学求学等林林总总9大类数十项内容。
2 B% a5 `/ ` ~ “以当年的情况来说,这有点石破天惊的味道。”黔江区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透露,2009年初,正在黔江干部对新疆阿勒泰和浙江慈溪颇为轰动的官员财产公示议论纷纷之际,他们接到了这份由黔江区纪委起草、黔江区委印发的《办法》。7 G/ ^3 y2 U2 Q5 R
毫无疑问,因事关财产、隐私,以及敏感异常的反腐指向,这纸《办法》在地处渝东南边缘的黔江,掀起了一股看不见的巨大暗流。无论是否是已被推上前台的区管干部,都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审视、揣摩、评估。6 J# }3 t# G1 `( F8 r2 v8 c3 X
事实上,即便以这份《办法》本身而言,也充满了罕见的高调。一份重庆区县制定的《办法》,文末呈送对象中赫然列有“中央”。 E$ s* o7 G8 L% u" Y, R; f' A8 d
但主导这场变革的黔江区纪委,在当年的统计数据中,便试出了这种反腐模式的成色。1 n1 L3 A9 _/ H" i8 z) ~
2009年,黔江区对57名拟提拔为正副处级的干部进行廉情公示,结果两人在公示中被举报,查实后取消其任职资格。
2 R# j2 D C6 _ ~ 挟财产公示之威,2009年1至9月,共有9名副处级以上干部上缴礼金(礼品)超过10万元。当年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举报副处级以上干部信访件,比前一年陡增15.1%。0 `- M* T* N0 q8 |7 _; k4 D3 ]
“我清理了一下案卷,《办法》施行至今两年多,尚未处理过一位经过公示的干部。”黔江区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喻绍芳说。
9 n# { i( s% a; X/ U0 r+ b5 o 财产公示渴望迈入深水区; U! ?+ @3 Y2 c3 d
外界看来,黔江区的廉情公示,来得不仅突然,并且势头颇猛。但实际上,两年多的时间里,黔江区纪委一直在极为低调地试验,冀图在已被国际上承认是“终端反腐”手段的官员财产公示上,实现重大突破。6 o8 i$ P% |- a4 j
与之前全国范围内,突然高调宣布官员财产公示,此后却后继无力,最终寂寂无声的众多地区相比,黔江水下潜行两年多,却在给这项阳光制度持续加温。
3 J) _; |" L+ r. j& r9 g n3 A4 K “本质上说,《办法》不过是此前干部年底述职述廉的延伸,突破性有限。”冯百炼并不掩饰黔江向官员财产公示的深水区挺进的意向。
3 z# k2 |, _; @4 r2 I, ]$ T. U 在他看来,《办法》一开始只是《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党内制度的明晰化,唯一的区别在于,以往由纪检和组织部门掌握的报告,开始小规模公示。即在拟提拔官员原单位政务公开栏,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
$ X2 h' o3 s% v+ [; f' V 也正是这“小规模公示”带来的压力,使黔江选择了在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保持低调和克制,没有向外界做任何声张。
* q; C. Z/ T+ Y3 M 但克制并不代表沉默。黔江区纪委在《办法》施行次年,便进行过一次详尽的内部调查。2 Y& n b! i3 L% P
此次调查显示,有26%的人一年后仍不知公示具体内容和要求。65%的人认为应将所有副处级以上实职领导干部纳入公示对象范围,60%的人认为国企领导干部亦应在公示范围。
" a2 n% p: o1 g: O 还有更多的意见集中质疑仅在本单位公示的实际效果,以及短短数天的公示时间。而这一切,恰恰触及到了官员财产公示的深水区———公示对象、公示范围、公示方式。" t; C1 o2 i7 @3 T; F( X7 M8 s
有纪委官员承认,当年进行这项调查本身,就已经显露了纪委的某种倾向性,那就是———始于此但不终于此。7 r' [" h" T$ K2 d
面对种种质疑和拷问,这份至今仍未对外公开的调查报告,提出了五大堪称激进的解决思路。其中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对公示内容和方式的突破性设想。
- Z5 l2 D1 ^$ i. }0 d$ x “把本单位公示、人代会上公示和社会公示结合,必要时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扩大公开范围,增强社会监督力和监督面……”% e4 U' M% F. h/ {5 H. S
“尽管实现上述设想,并非一个区级单位所能一力推动,但它代表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积极态度。”一位长期关注官员财产公示的学者如此定义。
+ A# Y/ V8 o8 W6 O 官员财产公示向彻底透明化靠拢( u7 E7 d- v ?, e' i
黔江区纪委的调查报告,作为内部资料被保存起来,但其核心思想并未就此封存。( G) W* o8 _$ M+ h! G8 _
报告面世后不久,熟知内情的人惊喜地发现,曾相对稳健的《办法》被引入了一些值得期待的变化。& H9 M, R8 k4 V) X* N
首先是区管国有企业相应的领导干部,与副处级干部一道,被纳入到了新一年的公示对象范围。那些熟悉体制内运作的人都很清楚,国企反腐的压力并不低于公务员系统。+ z& T/ d# Z5 H( p% S+ P, h/ y* v
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及的“社会监督力和监督面”,在随后黔江区纪委的实际运作中,也得到了创新性的体现。, f1 B4 R7 ]) o3 l9 U. Z
似乎为了补偿公示方式和范围的局限性,黔江区纪委随后的实际操作中,在廉情公示结束后,增加了对公示内容真实性的民意测评。一旦测评结果不满意票达1/3或对公示内容真实性反映较大,立即由区纪委联合区组织部启动调查核实程序,按规定追求相关责任。0 b3 p( \* d! c |4 t) e
财产透明是腐败的天敌。黔江以官员财产透明为主旨的反腐策略,在过去的两年多里收获颇丰:2009年以来经过廉情公示新提任的125名区管干部,迄今无一被查出腐败问题;全区副处级以上干部主动上缴礼金(礼品)达60余万元。. _0 o: W! {" \3 ?0 v# y. h6 y
此结果深深鼓舞了黔江区纪委。冯百炼透露,按照既定计划,黔江年内将推行全区副处级以上干部全部进行廉情公示,不再分新任和在任。
% ?7 X* F4 n' N6 }/ r- P. j “阻力肯定会有,但此举也势在必行。”冯坦言,与新任干部财产公示不同,对在任干部进行财产公示,触动的是既得利益者,影响面肯定不可同日而语。
' ]$ V- |+ J% ]: a4 A# | “不仅如此,我们还将考虑在公示方式上,采取单位局域网公示。”冯百炼表示,一方面,此前群众反映,外出开会、出差、请假等,经常会限制自己在短短5天内了解公示内容。另一方面,目前网络化办公的普及,也使得公示方法具有了更优的平台。4 O' c3 i* R5 U Z
甚至在记者提出,廉情公示表的提问设计上,大多是“有否‘吃拿卡要’”等封闭性提问时,冯百炼也承诺,会进一步改进填报内容,多设计开放式问题,便于更加细致掌握具体情况。
% n8 e: ], f( S! R# }5 R3 ~' V “黔江的廉情公示是厚积薄发,会不断改进,向彻底透明化靠拢。”冯百炼肯定地说。4 [. m7 h& n8 Q4 q2 H1 [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p' S$ T8 n8 T( Q) b, N
z$ C; y" {6 \% r)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