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H; i% J" W- x2 g9 T
% J$ Y; u! f) x/ W 据新华社电 “统计数据说房价下降了,可人们感觉没那么明显。”记者近期在京沪等地楼市采访时发现,市场感受和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原因是保障房被纳入新建住房或新建普通住房的统计范畴,并对整体房价的下降贡献良多。
& W4 k9 |; s+ S' i0 u; \ 看统计数字房价降了2 L9 q8 w9 v) n; E$ L" Q, g) ]7 l. w
消费者感觉没啥变化( q& N! `# r3 b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显示,今年1~5月北京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为14127元/平方米,比去年下降4.8%。
2 P, h: e; J6 m+ v 不过,市场的感受似乎有所不同。北京一些房产中介告诉记者,目前通州区域房价出现了一定降幅,但其他区域房价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其他城市也有中介、购房者持类似观点。3 V* o* N6 `" M/ [, ^4 w+ Y
造成这种感受差异的一个因素,是楼市成交结构的悄然变化,所谓“房价”已是今昔有别。比如,北京“新建普通住房”均价的下跌,与调控政策生效有关,也与保障房的“拉低作用”密不可分。/ }2 o) m# _4 @. v
据介绍,北京今年1~5月成交的3万套普通住房中,保障房占近1/5,其价格大都在5000元~8000/平方米之间。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部副总经理宫萍说:“大量中低价位产品的成交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体市场的平均价格。”7 q, ]# W; k* B3 Q- m& i( J6 d
在保障房快速崛起的形势下,房地产市场正逐渐形成由商品房和保障房组成的“双轨制”格局。“房价统计发布也应加快改革,尤其是对商品房和保障房价格作出区分,防止错误信息影响市场,更要提防借此使‘障眼法’误导调控。”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6 i5 H7 B+ }7 l" w6 g
业内人士提出,目前的房地产制度体系是以商品房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在保障房领域的制度建设则相对不足。当下应顺应市场变化,加快房地产尤其是保障房制度创新,比如加强保障房价格信息的统计发布,实现保障房和商品房开发贷款的分类管理等,以切实推进保障房建设,不断优化楼市调控措施。
# ^3 @6 E b+ i% F9 _. e( n% A.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u6 F) K% n3 o' f6 u+ [% W% D$ [) F* E% \' K6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