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52|回复: 0

洛阳新一轮盗墓潮疑与搁浅数年大案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7 月 4 日 17: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w! Y1 O8 M( X( E, K/ t: }
8 i1 n% M6 A% t  一些良田被人用洛阳铲捅成了马蜂窝( ^' T+ z  @; X. o1 j
  ■新快报记者 王剑平 文/图发自河南洛阳
; }* O1 T; }: h  洛阳老城区天子驾六古玩城、三砚居古玩城市场内,摆放着许多古锈斑斑、品相精美的“文物”。9 D; b; X+ L4 B& @
  进去问一问,就会有人对你说,他手里的货绝对是正宗的汉魏(或隋唐)文物,高低三彩骆驼、青铜礼器、鼎、觚、爵,让你惊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g7 a2 p3 Y, b, U& V( p% S2 l' _  一位店主对新快报记者说,古玩城的文物他不敢保证真假,但地下市场倒卖的文物大多是盗挖出来的,因为地上文物要么存在国家博物馆,要么早就被毁了,即使有一些祖传文物,经过文革,留下来的也很少很少。1 N# @" L* e' z1 G$ f* g0 n
  记者曾先后向几位店主询问,手里有没有真正的“老货”。一个店主坦言,真正的“老货”都不摆在店里,“你要真想要,可以打个电话让人带过来。”
- b0 k* |# \2 M3 E- z9 c  而洛阳文物市场之外,河洛之地、邙山之北那一个个用洛阳铲打成马蜂窝的盗洞,也证实了这位店主的话。
3 B% u. i+ D* i+ {3 @2 K* n/ s  J3 s4 o  “拿起洛阳铲,发家去盗墓,致富靠文物”9 n9 u: N+ c2 r  P! q" `
  2011年6月2日,洛阳市瀍河区瀍河乡小李村,阳光刺眼。- G( I% U5 e' k. C! x" _
  位于北邙山脚下的小李村距洛阳市区3公里,由于传说在盗墓江湖上大名鼎鼎的洛阳铲最早出自该村一个叫李鸭子的村民之手,这里因此闻名。
* H5 b9 f( [7 u* \) Y7 i  今年65岁的老葛在小李村村口的310国道旁开了一家门店,只销售一种产品:洛阳铲!他还印制了名片,上写:葛三生名师。9 C/ p  }% j5 y, [( u% v+ B' E
  “专业生产各种洛阳铲、考古探针探条、管子,欢迎新老朋友光临。”- N: Z8 ~, b$ q) g
  店里则摆放着他打造洛阳铲的工具和刚刚手工打出的各型号产品,记者在店里与老葛攀谈了一会儿,期间他的儿子也在店里,不时会插上几句。老葛从小就学习打洛阳铲,自认在洛阳一带没人能超过他的铲。" n( A2 @7 H$ y( U
  “洛阳铲全部是手工制作,打造一把洛阳铲,既辛苦,又不容易。”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这种铲的制作工序有20多道,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 x0 V" @# i* _- ^3 F
  记者问他是不是所有像洛阳铲那种形状的铲都能把土带上来?他一脸严肃:“要打出这种铲(洛阳铲),首先要拜师学艺。”
! h) B7 P% g! t% v4 ]  老葛说,洛阳铲越做越大,原来15、18厘米,现在都做到45、48厘米了,技术不断改进。0 b$ ]; @' r- i$ A5 c/ e
  他说,在洛阳,盗墓基本上是半公开的行当,洛阳铲也属于公开售卖工具,在洛阳盗墓界,流传着口号“拿起洛阳铲,发家去盗墓,致富靠文物”。来这里买洛阳铲的可不是什么文物工作者,很多都是干盗墓这行的。
, k/ w' I; _, A1 Y- y  离开店门,老葛说,“这铲就像一把双刃剑,得看什么人用。”
7 \2 `" a3 l" H+ r  一块400亩的良田
7 i: e0 {6 ~" a5 N  I" T  结果被洛阳铲捅成了马蜂窝
* |; i! h% ~+ V  a  当天小李村牌坊的南边,一块约400亩的农田,已经被捅成了马蜂窝。' d& f' T& p2 R) E& {
  这些都是盗墓贼们用洛阳铲打下的探洞,密密麻麻。除了这些探洞,还有二三百个直径约60厘米的盗洞,每个5米多深,经人指点,你甚至可以看到一些洞在5米深下拐了弯。0 g" `* U$ j% K! Z! f/ V
  “这些打洞的人真的都是高手。”村民惊叹。
% n: d. T+ a- C3 h; L: I2 `2 G2 c  记者发现,这块地紧邻一条乡村公路,让人感叹的是,公路边就挖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盗洞。带记者前来的出租车司机感叹:“这些盗墓贼的胆儿也太大了。”
& e+ l8 n( y' B6 w  盗洞周围鲜亮的土堆清楚地表明,这些土是头天晚上刚刚挖出来的,其间夹杂着腐烂的棺材断片和砖瓦碎片,更有零星散落着一些古人的骸骨。
5 z5 w+ G* ?' p3 a# U' f  随同记者前往的一位专业人士判断说,从破碎的残片可知,这里多半应属汉代平民墓。“挖人祖坟,抛人尸骨,太缺德了!”
1 D; F5 s2 I! Q! k$ d8 C2 H7 I% s  记者了解到,该块农田在2010年秋天被一家广东企业征用,即将建设为一个物流园区,据说相关手续还没有办齐,当地村民和盗墓贼趁开工前突击盗墓。0 c4 c1 g! N- V) L& C$ N; G4 y0 R
  小李村的徐淑兰(化名)这些天一直在这块地里放羊。她对记者说,从去年秋天收了玉米,这里就开始有盗墓贼出现,而且明目张胆,“过去那些盗墓的大多是在黑夜,即使偶尔在白天,也是在秋庄稼长起来的时候,利用青纱帐做掩护进行,可现在这些人都是早晨八九点钟就来了,开着一辆面包车,下来七八个人,在地里捣,没人管,都习以为常了。”记者问她认识不认识这些人,徐大姐说有的认识,有的不熟悉。“这些人白天在地里用洛阳铲捣,到下午两三点钟就走了,晚上来挖古墓。”) d: }7 u$ E9 v  m
  两只羊掉进盗洞8 ]+ {* w, z& `, B
  搞了半天才弄出来4 B& W- ^* K9 l1 Q
  在与小李村不远的沙湾,有一块属于老王承包的土地,地里有一座高高的冢子。这个冢子给老王带来了数不清的烦恼:经常有人来在冢子周围打探洞和盗洞,弄得他连庄稼都种不好,“整块地到处是洞,天旱了,浇一次水要一两个小时。”) F$ Z4 v/ l% M5 k* V- }4 N. E
  前不久,有两只羊不慎掉到盗洞里,他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弄出来。记者发现,冢子周围有不少洛阳铲打过的洞,有的洞还很大。3 c6 h2 e5 H2 h. J( p" g
  面对突然而至的陌生人(记者和司机),老王的警惕性很高,他先是观望了一阵子,发现没什么危险才靠上来。事后他说,“以为你们是盗墓贼,来打探情况的。”记者问他盗墓贼白天敢来吗?他说:“怎么不敢,白天打探情况,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动手了。”
) z7 r: s6 {) ]: R; a: J+ [  老王说,现在这种盗墓的猖狂程度,只在上世纪三十代末出现过,“那时,由于这一带古墓多,挖墓的人多,附近的老百姓就在周围扎摊子卖饭。这几年又多起来,经常有人拿洛阳铲来捣,咱一个老百姓也没啥办法,他们也不是抢劫,不是小偷,你能咋办。你只能说把你的地弄毁了,不让他们捣。”# F: L- R# o3 d( E3 y
  当地一位文物工作者说,洛阳的帝王将相等大墓早被盗空,说“十墓九空”一点也不为过,目前,盗墓大军已经将战线扩大到巩义、郑州、驻马店……1 M) s9 o) q8 P0 }- ~
  警察不敢深查
* S1 q7 c: u9 y( {' t: p  怕引火烧身
+ j, p: x) l! O% e  2011年6月3日,新快报记者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来到位于龙门石窟的龙门西山上,查看几个月前刚刚遭到盗墓贼盗挖的一处位于密林深处的古墓现场。% M& Q5 n' |( i6 L+ f% n6 i, A& U
  据《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国内媒体报道,这座位于龙门山上的古墓是在2010年11月2日被盗挖的,犯罪分子在将一块“石门”运走时被发现,后经洛阳市文物专家鉴定,该石门系国家一级文物——唐代“辅兽衔环”。在一块高1.5米、长1.2米、厚约30厘米的石板上,两只长角兽类各嘴衔圆环,莲花形状的高浮雕遍布四周。据悉,北京一位文物专家鉴别后,“说这是他看过的最精美的石门。”
0 Z* ~, }5 L7 m. H# a  案件迅速获得侦破,结果是龙门村村民李全立、冯松卫等勾结张俊杰等十余名盗墓人所为。洛阳警方先后在关林、伊川、汝阳及商丘等地,将犯罪嫌疑人张俊杰、冯松卫、李学立、翟国栋等11人抓捕归案。另有3人在逃。
2 ^2 W6 V* |' |" ]: V  但据《瞭望东方周刊》等媒体之后对此事报道,这一发生在龙门石窟核心保护区并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古墓被盗案,最后却草草收场!9 e8 o4 l- K1 \! t# O! @6 \
  一位民警接受《瞭望东方周刊》的记者采访时说,一方面有些领导跟文物犯罪分子有着复杂的联系;另一方面,他也不敢深查,怕翻出更多的案子,引火烧身。6 f4 B% x/ ?# v6 F% t" y8 {
  当地一位警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也谈道,“现在盗墓,警察都不一定敢抓,除非是大案。就算抓,抓的其实也都是干苦力的,是盗墓体系的最底层。上面‘支锅’(出钱组织盗墓)的老板,后面有门路、有渠道的大老板,能抓的,很少。”) ?: v9 q6 j, l- U+ ]# D% s
  更有当地警员说,该案的发生,以及眼下洛阳新一拨盗墓潮的出现,都与几年前当地发生的一宗被称为“警察斗不过盗墓贼”的大案有关。+ ]6 o. M- ]1 q; `0 k* ~6 w) H
  一个搁浅的部督大案
" E; B& x9 O/ u2 Y1 O  当案件进行到关键时刻 办案民警纷纷调职
6 p' l! @( o" ?% C9 K2 L  ■新快报记者 王剑平
& f8 H5 K! H% `1 ~1 t5 z  这是一宗部督的盗卖文物专案,但也是近年来河南省唯一长期未破的部督专案。
9 K! n" |# F  t0 A  案件的诡异之处在于:侦查工作刚进入至关重要的关键时期,与此案关系密切的干警就先后“出事”:要么被“双规”,要么被调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要么被迫脱掉警服,还有一些警察逃离洛阳,进京告状。“所有办这个案子的人,都像进入了一个迷宫,就好像到了百慕大,进去就出不来。多少人因为办这个案子,人生无缘无故发生了改变。”
5 Z4 x4 v& U% T0 u+ }) R3 l& A  此事发生在河南省洛阳市。有人说,由此案引发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洛阳警界的某些生态,也是造成洛阳目前盗墓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
% A% d; N' p. l  ?, Y& a+ P( T  广州举报信惊动公安部
" C; j/ |3 w; y: r( d  落款为一名爱国文物爱好者& |$ ^- y) B, `/ {/ F9 C
  这个案件的原点,开始于2002年11月底一封寄到公安部的举报信。
5 J3 u, J2 t1 V) `1 F6 S  举报人说,自己是广州市一名文物爱好者,几十年来潜心于文物的研究与收藏,“在广州的文物圈中也算有一些名望”,一些文物贩子经手的汉、魏、唐代文物品相高一点的文物,多由他“掌眼”。" b; L" V+ J" S6 p3 i& C
  在多年与文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这个举报人发现河南洛阳倒卖文物现象十分猖獗。. U. z( K  ^( k7 M4 g
  他举了一个例子:2001年春天,文物贩子展某领他去洛阳,“在洛阳老城附近的一栋民宅里,我看到了里面存有汉唐文物二百多件,其中80公分高的挂蓝坐鼓女佣、五彩蓝釉大马等几十件文物均为国家一级以上文物,特别是一匹1.2米高高抬蹄大披鬃三彩马在国内极为罕见,堪称国宝,我研究收藏了一辈子文物,也没亲眼见过如此精品。”& P1 k0 g$ O8 U7 [0 K; v; a
  举报信上说,这些年,展某一直与洛阳的宋氏兄弟合伙走私文物,“他说宋家兄弟二人是洛阳走私文物的大哥大,很有势力,洛阳市的文物走私从盗挖到收购、运输基本上都是宋家控制,这里的文物都是宋家弟兄存放的。”
0 Z/ C; ^* T0 i8 |0 K  而展某在接受宋氏兄弟宴请时,作陪的竟然是洛阳市公安局的一位队长,“听他们说,这个队长和宋家兄弟及展都很熟。”
. _1 w" N2 J  W3 r. i- y2 t9 ?  f  这封举报信说的事实非常清楚,同时附上了展某的三个手机号码和宋家兄弟的三个电话号码,落款为“一名爱国的文物爱好者”。
  y1 y3 [1 ]2 c  公安部批示
( X: [6 o$ r, X/ L$ w, U8 b9 k  斩断“河南—广州—香港”走私通道
, v- r5 a& r: c  ?  公安部对那封来自广州的举报信极为重视,2002年12月4日,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作出批示:“组织专门力量,精心设计指挥,尽快一网打尽。”12月10日,公安部刑侦局召集河南、广东两省公安厅领导召开专门会议,要求两地侦查部门组织侦破,查清涉案犯罪事实,彻底斩断“河南—广州—香港”的文物走私通道。该案也因此被称为“12·10”专案。2 T1 E8 M& }& X. n* @* h
  “12·10”专案由时任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杨德胜为组长,省公安厅刑侦、技侦和洛阳市公安局刑警为主要力量的专案组得以成立。- Q$ X* W+ z4 V0 W
  案件交由洛阳市公安局主办。$ ~3 E/ H  k! `- M  @. y
  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当年担任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的李小选和副支队长王跃卿坦言,考虑到案件的敏感性,洛阳市公安局接到任务后,包括他们在内的领导,都不知道这件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将近一个月。2003年元月13日下午,李小选被时任洛阳市公安局局长的张太学叫去,说要采取一个大的统一行动。李小选回忆道,当晚,洛阳市公安局6个垂直区分局抓刑侦的局长和附近孟津、偃师市、宜阳县公安局主抓刑侦的副局长被集中到一个比较秘密的地方,然后把抓捕名单分给大家。直到这时候,大家才清楚是咋回事,“因为社会上都知道这帮人是干啥的,是倒卖文物的,时间都比较长,社会上传得比较多。”
$ G9 c) J+ x1 A- {1 m: r* h  首次抓捕失败
! y8 M3 t' Z* o  怀疑警方内部出了内线: ~6 @) f; l( M7 O% Z% V
  当晚的行动动用了200多警力,但包括李小选在内的几乎所有办案人员事后承认,当晚的抓捕行动是失败的。' r8 p: C0 [8 E' m
  “虽然也抓了一批人,但大鱼一个没抓着,抓的全部是一些小鱼小虾,包括宋家兄弟在内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都跑了。”当然,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中间肯定是有人通风报信”。
& [* d# q7 F8 z1 L" y( J% Z6 F  吸取此次抓捕的经验教训,洛阳市公安局之后在专案组人员组成上进行了周密考虑,抽掉了一批能独立办案、与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无任何瓜葛的干警办案,并很快取得重大突破:$ ]* V) E8 j4 i3 ]$ \
  1月28日,宋氏兄弟的“老三”宋彦庆被抓捕归案(“老大”宋彦彬潜逃至今),一些重量级人物也纷纷落网。$ u0 D; I1 `& Z" T
  “12·10”专案组相关材料显示,宋氏兄弟的家庭及社会关系极其复杂,他们扎根于孟津县及洛阳市两地,宋彦彬是宋家长子,宋彦庆则排行第三。
6 i7 l3 l% G# H% t0 a6 x6 c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兄弟二人开始涉足盗墓和倒卖文物活动,逐步在当地形成了气候。宋家老二和老四均是洛阳市现职干警,洛阳坊间称其“两红两黑”,宋氏其他家庭成员和亲戚亦不乏当地政界中人。不过,宋家人曾对媒体说,他们对老大、老三参与盗墓毫不知情。( g& Y) I+ A9 x9 t3 ]  Y. M8 U( P
  查清洛阳警方内部有保护伞3 ~7 Z! e1 r) }1 D3 F$ u" `
  鉴于宋氏兄弟在当地潜在的影响力和地方盘根错节的关系,专案组成员多次调整警力,变更办案地点,排除干扰,继续查案。
/ m- K+ i) G4 J3 [0 Z% T, U  经过一年多努力,专案组查证,该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是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不仅涉嫌组织盗掘古墓、倒卖文物犯罪,还涉嫌伤害、绑架、非法拘禁、诈骗、非法持有枪支和开设赌场等多种犯罪。该案涉及人员达200余名,案件涉及陕西、山西、河南、广东、港澳等地,大批国家珍贵文物被走私国外,给国家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0 q) r, ^9 ?3 j, n: ~; o0 S  专案组查明,该团伙之所以如此猖獗,主要是在洛阳警方内部有保护伞。! E9 D7 a# Z; w) I0 y
  截止到2004年初,专案组共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91名,其中包括宋氏兄弟的“老三”宋彦庆,掌握该团伙各类刑事犯罪案件164起,缴获各类文物565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44件。在广泛调查取证的基础上,27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中11人已被法院判刑,刑期超过10年的5人),宋彦庆等1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按照省政法委指定管辖,移交给焦作市检察机关起诉。
: t4 c8 @+ W. A  宋彦庆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罪名是倒卖文物及非法拘禁。* w  R0 c# W9 ]9 _8 D5 O% g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i! w1 f" a! ^' g, I! d' ]  g

) A" n1 L1 n2 F; W% u) b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4 月 29 日 23:54 , Processed in 0.0849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