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 ^* M4 ^6 ?* u3 C/ Y# _
+ K- A, c" b/ O: W2 P4 Z4 j 本报上海7月3日电 (记者 周凯)在今天举行的星河湾中国经营论坛上,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表示,中国生乳的标准几乎是世界上最差的,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奶牛的养殖散户太多,而为了照顾散户形成的低标准,实际上是在害奶农。4 J! F% J1 ~0 k& c$ v: R
对论坛主持人关于“为什么中国乳业行业标准低”的提问,郭本恒并不回避。他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环境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食品行业的企业缺乏自律,导致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频现;其次,不少企业在营销策略中用商品“整容”的方式误导消费者;第三,在一些领域,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中庸思想作怪,这也是中国奶业行业标准低的原因之一。
. B Y4 b1 G2 {& G 此前,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炮轰奶业新国标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每100克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要求从1986年的2.95克减少到2.80克,每一毫升中,菌落数的要求则从50万个提高到200万个。这个标准被王丁棉指责为“世界上最差、最低的奶业标准”,使奶业的安全水平倒退了25年。
- f0 t& Z( `5 j- l% _$ h 对此,卫生部的态度是,新标准符合国内实际情况。2010年7月13日,卫生部在“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问答”中就曾表示,设置蛋白质指标为大于等于2.80g/100g,主要来自于以下考虑:一是符合我国生乳生产实际;二是符合奶牛泌乳规律,奶牛不同泌乳期蛋白质含量不同;三是尊重客观事实,健康奶畜所产蛋白质含量低于2.95g/100g的常乳是客观存在的。- d; }: G, ]9 K3 v4 q t2 V
郭本恒也把中国奶业标准低的原因归结于散户太多。他介绍说,如果养殖规模达到几百头牛,通过机械榨奶,送到专用冷藏柜,再用专用冷藏车运输,生奶肯定不会有问题,每一毫升中菌落数肯定低于10万个,甚至3万个以下。但是如果只养两头牛,人工挤奶,再放到一个桶里,再用普通车运到奶厂,每一毫升中菌落数,200万个都打不住。
1 c& Z6 g- [! I- q6 [# x3 f 对于菌落总数指标大大高于1986年的标准,卫生部也称,我国奶牛小规模散养比例较高,100头以上规模养殖的比例仅为23.1%,5头以下的比例为32.4%,养殖技术水平太低造成生鲜乳菌落总数相对较高。
" `0 F0 o* ? L6 Y2 B' v 对此,郭本恒认为,降低国家标准实际上是在害奶农,“进入WTO后,人家不会因为你是散养户,就降低你的标准,养两头牛永远都无法致富。”郭本恒表示,要提高中国奶业标准,就要实行养殖奶牛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 H0 {* a4 M/ t, @! E
此前,奶业资深专家王宁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散养模式拖了国内奶业的后腿,但它是国内奶源供应的主流,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的是转变经营模式,变成大规模的牧场经营。但是,养一头奶牛,投资在6000元至1万元左右,如果建规模千头牛的养殖场,奶牛投资加上设备投入数额巨大,散户转向集约化经营的可能性不大。- `9 [& h' J2 l' s! ?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B! O7 e9 z; E" B
: ?% ^( B5 V' x" w* A1 ]' M$ ?7 J)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