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Y$ U j6 x+ ~2 u* ?
; O! t! L( w, G; k( w 5 G! E, V4 a! O4 i" N u
2011年7月7日,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谈“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图为嘉宾与主持人合影。新华网 陈竞超 摄$ y. S6 G1 R- v& m8 A
3 }7 o0 H, s$ }" w1 h3 S
2011年7月7日,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谈“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图为嘉宾在访谈现场。新华网 陈竞超 摄
: R8 Y8 o, l. Q" c/ Y' c- e% X 王勇平驳斥日媒称我高铁是"盗版新干线"0 T: o% N/ R: Z$ f& d
有日媒称中国高铁是“盗版新干线” 王勇平:这有点大言不惭; d9 k: }; q0 L* w
[主持人]一些日本媒体说中国高铁“是在日本新干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版新干线”,日本《产经新闻》则干脆说是“盗版新干线”,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4 a9 ?9 I( C* M/ s7 S% g5 |
[王勇平]什么叫“盗版日本新干线”?这有点大言不惭了。可以说,新干线与京沪高铁完全不在一个相提并论的层次。无论速度还是舒适度,无论是线上部分技术还是线下部分技术,差距都很大。例如,我们创新制造的CRH380A型车与过去从日本川崎重工引进技术、合作生产的CRH2型车相比,功率由原来的4800千瓦增加到9600千瓦;持续时速由原来的200~250公里提高到380公里;脱轨系数由0.73降低为0.13;头车气动阻力降低15.4%,尾车升力接近于0,气动噪声降低了7%;转向架轮对实现了“踏面接触应力”比欧洲标准降低10~12%的新突破;车体的气密强度从4千帕提升至6千帕,提升了50%,保证了列车在时速350公里隧道内交会的结构安全可靠性,等等。我认为,打“嘴上官司”毫无意义,一切靠事实说话,靠数据说话。
. _) F. Y5 B$ @1 t+ \ 介绍中国高铁技术创新过程. Y) m# s- u3 T$ f3 z5 w
王勇平介绍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过程
) s8 c8 G \+ c [主持人]据我所知,作为新闻发言人,您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 X( y# k% b6 G. {
[王勇平]这个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令人骄傲的过程。按照中央的部署,中国高铁坚持政府主导,形成拳头低成本引进技术,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再创新平台,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跨越了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车制造技术,标志着中国高速列车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第二个台阶,在掌握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制生产了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标志着中国高速列车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三个台阶,中国铁路以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平台为基础,成功研制生产出新一代高速列车,标志着世界高速列车技术发展到新水平。7 B6 ~ e6 a" X8 z
介绍高铁知识产权以及申请专利的问题) a$ T) R. S3 r/ {' ~$ }
王勇平:中国高铁的自主知识产权毫无疑问已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 m' D3 s3 V' E
[主持人]那么,这种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是说我们的自主创新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8 o' x" J( O; B" P! } [王勇平]通常,衡量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这么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创新性。即与别人不同,而且这个不同是有价值的;第二,自主性。创新成果是以自己为主创造出来的;第三,专利性。也就是要取得专利。按照这三大要素看,中国高速铁路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毫无疑问已经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比如铁路车辆,一百多年的历史,基本的问题就是轮轨技术问题,一直没有变。唯一变的是运行速度和环境,但是基本的技术问题还是在轮轨关系上,决定轮轨关系的是转向架技术。从我们国家的高速列车来看,转向架无论设计指标还是速度指标与国外的都是不一样的,与我们之前引进的转向架无论是结构上还是性能上都有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完全是在我们主导下完成的,对于转向架技术我们已经有了国家专利,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D% S# v4 [3 p* N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3 o' I* v8 P7 |/ _- c% ~
$ ^$ d$ i3 G# \7 T.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