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46|回复: 0

美国教授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会放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7 月 18 日 2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L- f5 S& Q; i+ v/ ~$ c, ?  d/ H% I- g+ [0 e
  我没有什么水晶球可以告诉我未来会是怎么样,我也没有那么聪明可以预计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会有多少,但肯定会有所放缓,可能会在进一步的增长之前有所放缓,这是我的判断,如果让我猜的话应该是5%9 n# h5 b% \$ O5 I
  文/大卫·贝姆, f' z3 J2 O. K# w
  中国的增长是非常神奇的,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平均增长率一直达到10%左右,这也是让中国人极为自豪的一点。的确是非常神奇的成就,但问题是,未来会怎么样?没有什么好的东西是可以永久持续下去的,如果将来中国还要继续增长的话,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了,也就是,如何才能保证未来的增长?
$ i6 W: b( m: A  H  中国未来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恐怕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有必要分析一下中国的增长模式,讨论一下这种增长模式改变的可行性和它的复杂性。- J$ o3 G7 U9 d. u
  利润推动的增长0 h5 p( y5 I. L! n
  我认为经济学当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经济增长,有时候我跟学生讲课就会问他们,一个国家会像树一样自动地生长吗?- M! z1 T4 v( Q
  通常意见分为两种,一部分的人会说增长是自然的,是自发性的,另一部分的人会说增长是非自然的,必须要有一些东西来辅助。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国家是不可能自动增长的,必须要有相应的手段配合。! X% p) q1 g: H1 ?& U" S, M. i
  中国其实有好几个世纪停止增长了,几乎在明朝就停滞不前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增长都是停滞的,到80年代以后才实现了起飞。那么那一轮的增长究竟来自于什么地方?
- y8 x% _. }( P. ?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轮高于10%的增长。当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发现有利润推动的这样一个激励因素。8 M" M1 B) e6 `! a- F2 ?
  生产率的增长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如果我的收入是有限的,但如果我能够提高生产率的话,就可以让我的利润最大化,谁有这种激励机制这样做呢?谁有这种动机来提高生产率呢?当然只有那些拥有企业的人才会这样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私营经济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推动增长和生产率,所以对于财产的私有权,才能够真正提高劳动生产率。
2 A" {8 Y6 d! Q, ^$ A  我觉得中国已经发现这一点,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因为邓小平以他的智慧,他说我们来试一下,先是从乡镇企业开始试用,也就是说,这些乡镇企业是私营企业,他们散布于中国各地,大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的经济起飞了,中国发现了秘诀公式,而且发展得非常好。
$ l# ]" x2 \5 ]  因为邓小平当时政策的鼓励,允许大家去发展乡镇企业,这就自动地使中国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了。, q3 Y  ^1 k- g7 R: u8 H
  投资以及信贷拉动的增长是否到了极限
; M) f, |4 t; i; a* y) N  p1 {  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的投资增长非常之快,沿海地区的出口模式已经被建立起来了,在1980年代的时候其实中国的出口是有一点,不过那时并不是出口拉动型的增长,基本上还是本土的增长,但是在1990年代之后,出口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而且上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几乎所有中国的政治家们,中央领导人们,非常重视上海的发展和沿海地区的发展,强调那种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 P7 S3 p% w8 U& ]6 p  r, B
  在那个时候,有很多资本流入到中国来。香港在1997年的时候回归中国,但在此之前,大家已经预期到了这一点,很多资金从香港,从东亚地区或者是新加坡那样的东南亚国家流入到了中国内地,这也促进了中国内地的经济增长。3 \8 B' V+ G* e# ~* g) M) I- \
  我是记得那个阶段的,大家都对这个机会非常兴奋,因为资本流入中国会有更好的机会,这就是1990年代的发展背景,形成了一个出口拉动型的增长。  I  T. |) V3 b# u7 m  J/ a, x/ \$ r
  第三轮的增长大约是在2002年到2007年这个阶段,又是高于10%的增长,伴随着非常高的投资增长,我相信这个阶段是由美国和欧洲过量的发展所造成的,包括美国的次贷。" {, H3 b# i  A  `9 I& N7 I
  这个时候美国人实际已经有自己的泡沫形成了,资产价格上涨、房产价格上涨、股票价格上涨,美国人的储蓄越来越少,消费率越来越高,而且大家几乎都不储蓄了,而是加大借贷,并且过分消费。我们当时感觉确实很好,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就发现在过去的十年当中,美国的很多增长其实都是由过度借贷,过度消费造成的,而在这一阶段的中国,在此期间积累了更多的贸易盈余,全球的贸易失衡变得更加严重。. q4 f: [5 Q0 m' J
  不仅仅是美国,还有很多的欧洲国家都需要中国所生产的产品,因为一些欧洲国家也像美国这样过度消费,过度借贷,在英国、爱尔兰、冰岛,还有很多的欧洲国家都是运用了美国的这种模式,就是在过度地借贷、过度地消费,这样也形成了对于中国出口的很多需求。
7 C- B" t5 q& u  E# Y2 a  但这也是伴随着危机而结束的,接下来增速就又放缓了,中国政府又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希望能够拉动经济,银行又加大了他们的信贷规模,银行借贷在2010年的时候把规模在正常情况下扩大了一倍。
, K* W! y2 y' a$ R  但是大家要小心,因为由信贷所推动的增长有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不良贷款,假如你放贷太多的话,可能你在还债的时候就收不回来了。我觉得,这个战略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来说就必须要重新审视了。
) F) j; G& ~9 Z% m2 b0 h  中国的增长是依靠投资以及信贷拉动的,但是不是已经达到了极限呢?我也发现最近几年中国发放了很多贷款,是否会造成不良贷款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大家都有这种担心,因为过去的3年信贷迅速扩张。
: ?1 B7 m' T& Z; q( ]3 l9 ]! p  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能持续多久# G  N3 ]# v6 a8 s- [5 s
  再来谈一下出口吧,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大引擎就是出口。; g2 W% [) }4 W" [! R+ @
  中国的出口状况非常好,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对于中国的出口战略也有很好的经济理论,这是李嘉图在200年前提出的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根据他的理论,一个国家如果工资水平很低,如果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专业化,再跟其他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进行交易的话,能够从中获益,也就是说,如果你生产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且工资水平很低的话,你就可以跟其他的国家进行有利润的交易,双方都获益,这是李嘉图的理论,中国的出口战略就很好地实践了这个理论。
9 [- |& C4 R6 y3 V* Q  这个模型其实对于中国来讲并不是新的,整个东南亚国家都在用,日本在1960年代的时候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之后才停滞。
% D" o+ e, L* U7 G  日本一开始的时候生产非常廉价的产品,从衣服、鞋子、玩具开始,这些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然后他们又生产电子消费产品,变得非常的强大,比如索尼和其他的大型品牌,在消费电子方面都做得很好,另外他们又进入了汽车产业,产生了一些非常好的品牌,日本的汽车行业也是1980年代第一个挑战美国汽车行业的,像丰田、本田、尼桑等等,这些在出口方面都非常的成功,然后日本在这条价值链上移。
, k3 G0 ~' V8 S  韩国也是如此,他们跟从了日本发展的模式,10年之后赶了上来,并且模仿日本,先从鞋子、衣服、玩具开始再到电子消费品,而且他们有三星等一些其他的大品牌,但是这些品牌可能并没有日本这么强大,而且韩国也生产汽车,像起亚就是韩国的一个汽车品牌,但是他们的知名度没有丰田和日产这么大。' q' e5 \* Y2 J6 S
  也就是说,韩国虽然也在价值链上进行上升,但是这个市场已经被日本所占领了,所以对于韩国来讲,他们想要赶超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所以,我的问题就是,中国跟随日本韩国的模式发展,能不能在价值链上超越日韩,取得成功?
) D& I4 |( z8 p" U8 }1 U5 _  也就是说,中国的这种出口模式可以持续多久呢?4 {$ U, {& j  N# g# W. D6 n
  在韩国和日本起了20年作用的这种出口模式,最后为什么终结了呢?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工资的上涨。! t: [  }, W( u1 D0 H' Z$ J- X% s
  这在欧洲19世纪已经发生了,在20世纪的美国和日本也已经发生了,他们本来也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但是后来工人要求涨工资,导致成本上升,该模式难以持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了,工人也应该共享经济繁荣,这是公平的,也是应该的。我们知道中国现在的工资水平已经开始上涨了,这是非常正常的。
7 m6 _6 R4 H( K! R9 R  国内消费能够拉动中国的增长吗
' p9 F, O4 z7 Q' F, p( Z  随着工资不断的上涨,工资会变得越来越高,这是非常正常的,也就是说工人要从中受益,但是工资上涨了,出口成本就增加了,对于这种低劳动力的出口模型就难以为继了。随着这种模式的成功,最终这种模式也会自我毁灭。- o# k1 k* P8 ^& f/ f' ~' ~
  但这里就有一个基本的问题了,如果工资上涨,国内消费能够拉动中国的增长吗?
$ _- h$ W4 k/ x' Y  所以现在的基本理念就是,从长期来看中国要有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要依赖于国内消费,这好像是非常具有逻辑性的。从外部来看中国的时候觉得就应该这样,中国已经制造出了很多的东西,而且有13亿人口,这些人愿意购买中国生产的东西。* m8 K8 a' k1 A# N9 s
  我们觉得中国好像就是应该这样的,中国有很多的需求,还有很好的未来,有很多的消费,而且可以生产低成本的商品,中国人会购买,但为什么这种内需并没有马上出现呢?   
5 _- ^2 p" F& |  最主要的问题是,现在中国的消费者消费能力不强,他们没有太多的钱,这是目前的情况,也就是说,资本的回报率非常高,但是劳动力的回报率非常低,有很多人都在储蓄,而不消费,因为他们非常害怕,缺乏安全感,很多人都担心他们的医疗成本、教育成本。
$ M+ u" P4 O2 @& {2 @' j3 y; o, n  如果中国有非常好的医疗制度、养老制度,让大家在退休之后有保障的话,他们就会有安全感了。
1 B" `4 ^; n$ c. p' _* t  d6 w  中国的消费者还有一个问题,哪怕他们有了储蓄,但储蓄的实际回报居然还是负的,因为银行的利息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你存的钱越多,实际上亏得越多。中国的消费者本来是要去存钱保护自己的将来,但是储蓄却让他们变得更穷了。
: w0 Y9 f  A4 d  H7 R% b- D  如果让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话,中国就必须要解决上述问题,这是中国GDP的使用问题。" k: X. `8 b) O( L: `
  居民消费在1980年代的时候还占到GDP的50%,可是后来却跌下来了,中国消费者实际上在GDP之中的消费比降到了36%,增加的却是投资。' x3 T2 ^) W6 d6 Z' L  b
  未来应该是一种内需驱动的模式
! E8 d/ w, V7 Y  中国的未来应该是一种内需驱动的模式,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模式,在美国有70%的GDP都是来自于消费,中国只占一半,大概是36%,要想把它提高到50%,或者是超过50%的话就会为经济带来巨大的购买力以及市场上商品的需求。
" X6 y8 o7 |% r- ]% N  但从这种模式跨越到下一种模式,需要时间进行调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可能会放缓。但也不是说完全停滞、负增长或跌到零,而是经济速度会放慢,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连续30年保持这样高速的增长,中国达到了这一点,已经了不起了,但不可能永远是这样,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8 |; T' G, ~3 Q1 f. ?
  未来中国的经济速度会放缓,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不发展了,只是放慢一些,让中国看上去更像正常的国家,而不是一个特别的国家。但是这会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L' W7 d) G& Y4 c& F$ s( ]1 d* ]  Z+ d
  我没有什么水晶球可以告诉我未来会是怎么样,我也没有那么聪明可以预计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会有多少,但肯定会有所放缓,可能会在进一步的增长之前有所放缓,这是我的判断,如果让我猜的话应该是5%。
, u0 Q' ~3 v1 ~, Y: x  总的来说,我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完全持乐观的态度,但我觉得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许需要转型了。发展的道路并不完全都是直线式的,如果将来是由内需拉动的经济增长的话,就可以给中国的未来创造更大的辉煌。
1 b5 I, o% P% f1 i3 @) o1 ~  _.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1 A% S9 I* G& I+ D/ h
2 E" O8 W: a+ G7 u) B+ Y! Q2 b3 H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1 日 13:04 , Processed in 0.0755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