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32|回复: 0

纪录片艰难现状:主创无视名利只为理想(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8 月 1 日 16: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 v+ p* m, t% Z, v  t8 [
$ U, o* z! v. k# E- m; k& K

! L. J# i7 ]  O$ q; x&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8 R7 Y- r* f8 ~) C6 k9 Z赵亮代表作:《上访》* g- ]1 A  q' u* |: v

: a/ T8 T0 ^5 S3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G9 R' z, ^0 c! h1 o/ O; h: G贾樟柯代表作:《海上传奇》
; F4 V5 L( p& R8 V% Z( I5 F

- ~6 l' w2 A, f1 q0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 }& o# r: a5 G* c
孙宪代表作:《天赐》
- N& J) P; A2 b: M' I$ Y
7 a1 P& h2 G1 T/ Y# {; p# O7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L+ Z  @* i; U& @/ H
焦波代表作:《俺爹俺娘》
9 ?' e$ }* _* C' W  本月12日,法国纪录片《海洋》将在国内公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 ^/ V/ R' m) F3 b7 i' I4 D" y  2011年至今,《关云长》、《将爱情进行到底》、《武侠》、《速度与激情5》、《加勒比海盗4》、《功夫熊猫2(微博)》、《变形金刚3》等各类商业大片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却没有任何一部纪录片大规模上映过,直到《海洋》的出现。0 a1 t5 p7 q) Z; m: {/ o3 a
  只可惜,《海洋》是法国人拍摄的。2011年至今,在市场上成规模上映过的国产纪录片为零。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如同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足见纪录片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 i1 z; A0 P2 ^: r, A; u. Y8 }
  中国缘何没有像样的纪录片?本报记者经过调查采访发现,在中国拍摄纪录片困难重重。如果把一部纪录片的命运比喻成一个孩子的一生,那他从孕育、到出生、再到成长,每一个环节都非常艰难。7 f: m) _- V, `, h
  制作·导演7 m" F/ ^/ q& ^5 y% o, w5 A; d7 a
  多为平头百姓1 v8 d8 t8 N+ {6 e
  记者调查发现,做纪录片的人基本都是“平头百姓”。他们在业内也许赫赫有名,但和大众熟知的导演相比,简直如尘埃一般默默无闻。而像吴宇森、张艺谋、陈凯歌(微博)、冯小刚(微博)、姜文、陈可辛这些大导演,多年来一直在做商业大片,没有任何一个公开推出过一部纪录片。  U1 u7 ^' b; g5 c9 }
  当然,纪录片的“父母”中也偶尔能出三五个名人,比如《东》、《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等片的导演贾樟柯(微博),《上访》、《在一起》等片的导演赵亮,《我的长征》总策划崔永元等。但相比成百上千的独立纪录片电影人,“名人”只占极少数。
: d0 i; r0 u+ X( c" w2 a  q$ a  纪录片的“父母”是“平头百姓”并没什么不好——独立电影人往往能拍出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更强的作品。但也有一个局限,那就是普通人的社会资源确实比较有限,经常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胎死腹中。
! ]& j& e  G! ~$ m0 A  但总的来说,这些“平头百姓”是应该被肯定和赞扬的。“他们是一群特别勇敢的人,不为赚钱,也不为名声,只为有所表达,纪录这个时代的点滴。”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作者张同道(微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 \8 _3 m$ E% b! D" y7 ^
  制作·立项
2 O1 m8 h, L' S0 m% i9 |' R  基本没有“准生证”3 x' J2 S7 ?2 W' E- V" Q6 X( `
  就跟生孩子要办准生证一样,在中国拍电影,都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备案,拿到拍摄许可证之后方可开机,在影片的后期制作完毕之后送到电影局审查,如果能顺利通过,就能拿到一个公映许可证,影片就可以与观众见面了。
) X2 O. Z, X3 }% Q1 E  纪录片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程序。但多位纪录片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致表示,由于大多数纪录片都选择直面社会现实,要想拿到“准生证”很难。
; e  Z& u0 D/ Z& Q* u, l& u  “都不用去立项,肯定要被毙。所以大多数导演根本都不去立项,直接开拍。”一位资深纪录片导演表示,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你这个剧组对广电总局来说就属于非法剧组,作品出来之后也是非法的,不可能给你发公映许可证。”! o9 O# \. ?7 ]- t) R8 m/ `
  张同道也承认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不过他透露,即便没有拿到拍摄许可证,但如果作品拍出来后有电视台愿意购买,那它就会自动有了“合法身份”:“只不过符合各级电视台购买要求的纪录片很少,电视台一般自己拍。”3 G/ I6 v! l. K" x$ R( @; y% q
  制作·资金
- A8 C6 C( [# |  “生产”全靠自掏腰包7 ~5 n. n" [+ I( v  X5 e* x+ O' m2 s
  “生产”费用主要是指纪录片拍摄需要的各类资金,如器材购买、场地租金、车船费用、相关工作人员的食宿等。对中国民间的纪录片工作者而言,这笔费用主要靠导演自掏腰包。9 N, A/ Q5 K/ _9 z* W" I
  根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统计,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总投入是5亿。从表面上看这个数字已经相当高。该报告作者张同道表示,实际上,这5亿是指政府对一些纪录“大片”(如《旗帜》、《大三峡》、《外滩佚事(微博)》等)、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以及卫视纪录片栏目的投入。也就是仅供在体制内运作的资金,而真正投入到民间纪录片制作上的少之又少。; q  U; O" c. i: c, p: h4 c
  位于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北京最大的独立电影放映机构,每年放映的纪录片就超过100部。尤伦斯艺术中心艺术影院主管谢萌告诉记者,国内纪录片导演要想找到钱只有两种方式,要么跑到国外去找“创投”,要么自掏腰包。“在国外有各种支持纪录片拍摄的民间基金,很多公共电视台、电影节也会提供资金支持。”" f/ [3 x, h8 K& y8 I
  谢萌说,他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一边做其他项目(如拍广告、拍婚礼、做主持人、做编剧等),一边做纪录片,把从别的地儿赚来的钱,投入到自己热爱的纪录片上。“凡是做纪录片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爱这个行业,或者心里有话要说,而不是为了博取名声或者赚钱。”用《上访》、《在一起》等片导演赵亮的话说就是:“如果只为了谋生,我觉得比较卑劣。”
0 P- W; f% u, Y% w! w0 B" }  而国内那些相当有名的纪录片工作者也都如此。贾樟柯在艺术电影领域有丰硕成果,崔永元是著名主持人,张同道(代表作《小人国》)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他们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然后又都不同程度把自己的收入投入到了纪录片创作里来。( b7 [' x6 y  P1 [$ |5 V. H* k
  制作·周期
6 x5 u3 o) X& u4 ~  “难产”是家常便饭4 v) z8 e! y( [& |& B) |, Y
  由于制作经费有限请不起太多的工作人员,纪录片的主创团队经常人手稀缺、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事情,同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义务劳动”。这种制作方式导致了纪录片经常“难产”,制作周期最长的甚至长达10多年。* \- k- b3 y; |3 s
  贾樟柯为了拍摄《海上传奇》,在两年的时间内采访了两岸三地近百位相关人士,最后选择了18位最具代表性的嘉宾,由他们来讲述上海近百年的沧桑故事。
  Q3 M. \5 A: ]6 Q  而赵亮为了拍摄他的《上访》,从1996年就开始——那时他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2009年才结束,花掉了12年多,几乎耗费了他一生中最黄金的青春年华。
, b$ b  G# ~. ]! J# e' I, G2 @  12年中,赵亮积累下来的拍摄素材长达400多个小时,光剪辑就用了两年时间。这种人力投入,恐怕根本无法换算成资金来估量。  m/ I, l8 A7 {/ c
  原生态鸟类故事片《天赐》今年初曾在北京与少数观众见面。该片导演孙宪说,他拍这个片子用了整整7年,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靠他和他的团队蹲守在树上,用一个机位完成的。在该片的北京首映式上,孙宪一度哽咽:“前几年我曾经觉得这片子拍不下去了,是我们拍片子的岛上的守岛老大爷一直在支持我。”
  M, x6 _. [( G. q0 [  中国知名摄影师、曾因推出《俺爹俺娘》系列纪录片而轰动一时的焦波为了拍摄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至今已先后21次前往灾区:“总的算起来,我已经在这个地方整整呆了一年多。”" m( {3 |3 ?6 t
  当然,纪录片的制作周期较长,除了与经费有限有关外,也与纪录片本身的特质有关。“它不可能像故事片那样,三五个月或者更短时间就拍一个;纪录片是积累得越多、沉淀得越久越丰富。”焦波表示。
9 }9 R' w! d) r4 H3 _  赵亮的《上访》制作周期长达12年,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则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变迁,它所带来的冲击力,绝不是《变形金刚》这类商业大片带来的视觉刺激可以比拟的。      
1 L' N) }% \1 P0 h  本版文/记者  喻德术3 P0 c' W5 i( g! h" V
(责编: 虫虫)
$ m7 e; R3 U+ d% a4 j
- J  b- x1 b% a5 \9 Y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4 月 24 日 20:40 , Processed in 0.0706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