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V5 L$ i( k0 n! p3 H* _: c: ^! M Q) R- `1 N( f
+ T9 q, P7 p5 ^7 V" n9 _, `4 h
刘若英表演话剧! n/ f' @9 u9 O- G' H
望 嫁了依然有人“追”
3 V" c* i; W5 j7 v, j1 ^ 8月10日,刚刚宣布婚讯的刘若英(微博)就在保利剧院主演现代都会版舞台剧《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这场首演自然吸引了众多媒体的视线和粉丝的追捧。演出当晚,记者看到不少演艺明星和“奶茶”的圈中好友都来捧场。有一位“奶茶”的粉丝在演出开始之后,依然坚持站在门口频频询问往来的人是否有富余的演出票。演出当中,竟然有大胆的男观众冲着刘若英高喊:我爱你!& H z. i" a/ Y; S/ F, o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久未公开亮相的汤唯,她是专程赶来为好友捧场。她不施粉黛,面带微笑,长长的马尾辫荡漾着青春的气息,演出从头到尾兴致不减。
: v+ f, a& Q( t6 C4 q 闻 “紧张”得念错台词
7 n/ @/ f' v! v+ [" c+ w 8月8日传出婚讯的刘若英在首演谢幕时接过话筒颇为动容地说:“是的,我结婚了。像我这样的一个人,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疼惜我、爱护我、包容我的人,我觉得是我人生中得到的最大的一个奖,我觉得这个戏与我的人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个戏包含我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我结婚了,我应该很高兴,但是这些天我也过得战战兢兢,十分小心。我是在北京领的结婚证,我没有想到我的结婚前后都是记者给我记录下来的,我想这说明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有一些事情可以开玩笑,有一些事情可以捕风捉影,但是我也希望我能有一些个人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告诉大家,你们的祝福我收到了。”
1 [/ B4 T. Y" t, q& c: ^, x 不知是初为新嫁娘的不安,还是在北京首演的紧张,刘若英有一句台词出现了小小的失误,她念道:“眼角是翘的,嘴角是笑的。”8 N% t' q# b1 G: n
问 嫁到北京学会“京骂”?
! z* d/ Q; r# n0 r! G5 T 票价不菲,观者多多,难道只为新娘刘若英而来?用刘若英的话说:“导演把我会的,都聚集在一起呈现,林奕华(微博)导演,算你狠!”
1 p: |) D& _5 ~+ ^! p 《在西厢》中刘若英先是豪门千金笔下想象中的“红娘”Ruby,音译:如婢,与“奴婢”谐音。意为:“红宝石”,暗合了“红娘”的“红”字。Ruby这个名字为剧中许多精彩对白抖开包袱,使得在场观众忍俊不禁。编剧之匠心可见一斑。其后,刘若英又回复现实生活中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富家小姐的真实身份,最终与远房表哥成为恋人。: }& d8 R" e b$ d6 x+ w3 t
在导演看来,封建时代勇敢追求爱情的男女尚能摒弃门当户对的观念,终成眷属,现今部分男婚女嫁反要事先得到舆论认可,公众关注的焦点似乎并不是男女主角的爱情,而是婚姻牵扯出的利益关系。林奕华安排剧中刘若英饰演的红娘为爱情“驱魔”,分身演绎多重自我,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复兴浪漫。
" |8 ~( ]$ z* f5 n; l1 T, q 剧中,刘若英痛快淋漓地用“京骂”骂人,低吟浅唱,剧中运用了京剧的韵白、“尖团字”、“上口”发音,《西厢记》原著中的诗词曲赋,混搭了包括“神曲”《忐忑》在内的流行元素、“打酱油”等网络用语,令观众捧腹。" U3 G u( R$ O* D
切 3个小时“考验”观众 " s. n# Q u4 w
这是一部长达3个多小时的舞台剧,是继《水浒传》、《西游记》之后,林奕华又一次从古典戏剧《西厢记》中汲取灵感而创作的舞台剧,最终定名《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该剧德文戏名《The Doppelg?nger》 (分身),精准地道出了 “分身”的剧情精髓。如果不是从头至尾目不转睛地看完,你也许不会明白该剧是在表达什么,剧中涉及的人物实在是林林总总、琳琅满目,有真实的,有虚拟的,有人格分裂出的意识流“分身”,还有借鉴于《西厢记》人物模型的“戏中戏”人物。对话、独白、心理活动、画外音……不胜枚举。故事情节更是层层嵌套,仿佛是镜子里照镜子,跳跃式思维让观众甚至有些跟不上,再加上多米诺骨牌式连缀的悬念,让人不得不看完结局。 本报记者孙小楠
9 m8 `; l( c$ B; x$ C4 t(责编: 大喻頭)
% C4 }# N0 L- q& N: \# l9 N, e U" _: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