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A9 s! ^. E+ S" f, ?1 m, z+ ^7 `& u* P" r* [5 _1 ]8 t
6 ^6 f4 g4 \( u) S; w" F+ C( b6 r赖宁雕像(资料图片)
( m4 ~+ q- i# e2 Y% C' y8 @ 2009年9月曾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6 m1 G* ?1 ~0 x% {+ j4 ~ 本报讯 赖宁雕像自上世纪90年代落户山西太原东仓巷后,就成为这里一道人文风景,20年来,和附近居民朝夕相处。今年5月,雕像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 y4 ], \2 E( `- q/ y 许多学校拒绝雕像. e! n+ w. j& \
雕像到底去哪儿了?东仓巷部分热心居民开始四处寻找雕像下落,还把帖子发到网上。随后当地媒体也加入“寻人”队伍。' R# T( L5 P s
当地记者在询问鼓楼街道办事处时,该办事处的苏主任承认,雕像是街道办事处移走的。在对东仓巷的整治中,第二干休所重新修建了大门,街道办事处考虑到附近环境发生了变化,决定另找个地方安放雕像。; f3 H9 i" ]5 P. w, S) Y2 I
“由于道路狭窄,车辆经过时,经常出现与雕像磕碰现象,同时雕像所在地特别脏特别乱,周围全是灰尘和垃圾,所以街道办将雕像暂时移走。”太原市杏花岭区宣传干部彭姝萍告诉记者。
! Y" @7 `8 x6 S; y% t “赖宁雕像移走前,我们就一直在找更适合的归宿,联系了很多公园和学校,但都被对方拒绝了,找不到愿意接收赖宁雕像的场所。”鼓楼街道办苏主任说,“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将雕像拉到一个朋友家的院子里存放。”
8 x& ~4 o& r* N4 J5 L1 k' R 目前被移走的赖宁雕像暂时寄放在杨家峪街道东沟村,较偏僻。9 M; j: w: P! M( g# \ Q: \1 X5 m
记者采访了最早采访赖宁英雄事件的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 C: @& ~( c( v; E& m
对于赖宁雕像被移走一事,孙云晓认为地方的举措过于简单粗暴。' _, v+ x, B: E$ ?
(成都晚报)! U' S+ v8 Z" W! u' ?3 W& X
“英雄少年”赖宁
1 P( V# a, y9 o7 o% ~6 C 赖宁,1974年生,四川石棉县人。1988年3月13日为扑灭县城附近山火,不幸遇难。' O5 l/ w H# A2 L
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掀起热潮。同年11月,赖宁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 n% e/ p+ }5 ^1 s4 N# C# y4 C# A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关于要不要引导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成为争论的话题,对于学习赖宁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W9 }9 U, ~1 B/ F, {* B1 A
2004年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实施。此后,北京、南京等地,一些学校从墙上摘下少年赖宁画像。
; b4 ^, o) ^; @/ y* g 2009年,赖宁获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 F. N8 J7 h7 d! |+ K- M9 ` 重新认识赖宁
; O1 s: o {) l, `7 r 记者:现在网上有一些关于赖宁的细节,说他是“官二代”?
, U$ ?! L7 `* L% Q2 |9 Z+ g& Y 孙云晓:他确实出生在干部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水电局的一个领导,级别很低。
# t* l. ~9 S9 [+ n 记者:现在也有人怀疑赖宁事迹的真实性? f) L2 U; p# n$ ^! b6 A5 n2 D
孙云晓:首先我强调,赖宁的故事是真的,不是编出来的。2 M% R# X# Q- ^% X* t
记者:当年全国都在学习和讨论赖宁精神。如今,人们甚至把竖立了20年的雕像撤走。您如何看待这两个时代的对比?8 M) }+ D4 F( b3 m. p
孙云晓:说明时代在变迁,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具体到赖宁的事迹,我认为现在一些人更喜欢“去神圣化”,尝试“解构崇高”,对于崇高的东西都怀疑、都不去相信,最后去怀疑一切。
. q1 ?& r z- ] { 记者:您希望现在的青年如何去学习赖宁呢?6 n I- X$ c. B
孙云晓:我会告诉每一个孩子,不去学习上山救火,要学习赖宁的远大志向,用于探索。我个人觉得,赖宁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恰恰也是很多当代青年所缺乏的。因此,我们今天仍然应该重新去认识和学习赖宁,而不是去简单地否认。
; ]) m; q$ A, E# F s1 y* M.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1 I6 Q( s7 y4 l: r, V* P, L
) v( k6 ~$ l" s)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