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阿联酋《国民报》8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面临新现实:不能总保持中立 分析人士说,中国愿意放弃对中东濒临垮台政权的支持,并在早期即对利比亚反对派表现出兴趣。这或许说明北京正在调整其“不干涉”的外交政策。
, R* G& t% [8 ^, u$ i1 r) T) a6 M9 g d
8 \0 X/ u2 ~, s0 E! k1 p 专家们还预测,若叙利亚反总统的抗议活动加剧,中国将随时准备接受看似可能上台的任何新政权,尽管其与大马士革关系密切。从事中东和东亚关系研究的韩国专家徐贞敏说,随着(一些国家)权力更迭,北京“迅速改变对待每一个政权的立场……很快就会支持新的执政力量。对中国而言,经济更重要。”0 ?) W5 z$ c! ~2 f5 c% Q( _
8 X; I; S2 B$ T6 j! H" S2 k c/ b/ k, j4 Y
北京本周再次强调反对军事干预叙利亚的立场。但遍观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中国公司一直积极地获取建筑和能源合同。出于保卫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中国有时不得不调整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政策。与利比亚反对派进行数月谈判后,北京本周暗示会支持利全国过渡委员会,正如在突尼斯和埃及的政权倒台后,它与两国的反对派建立联系一样。尽管北京称反对分裂主义并与喀土穆保持着强劲关系,中国还是很快承认了石油储备丰富的南苏丹。( H0 W* Q' F) `
% _" X& i$ z5 ~9 Y
$ S3 ^, ~/ I c+ g4 f: r 詹姆斯顿基金会本周的一份报告称,北京的不干涉外交在南苏丹和利比亚“与实际行动相脱离”,“中国表现出重新调整立场的意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
6 P: x- U* L0 @0 _" @ l( o8 S8 @8 B( x% g
$ Q& d0 j8 }5 _* e" w0 [8 O
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贾庆国教授说,中国并不认为已背离了不干涉立场。他说,阿拉伯国家理解中国在今年的中东动荡中所采取的立场,“只要他们能保持国内政治稳定,就会获得中国的支持。但如果他们不能保持稳定,也不能指望获得中国百分之百的支持。”
: q; t0 m8 N( }' m# O1 K: i
4 g" ]! y' v" j# V! `0 k* n( v, b' {. Y" ` S# c* ?2 i
前几年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类似事件时,中国只是“等待结果出现后才做出必要调整”。(如今)中国的海外利益越积越多,迫使北京对(他国)国内政治形势表现出明显兴趣。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李明江认为,利比亚是“中国外交政策当中务实主义”的代表例子。北京对新政权的支持意愿将令与其关系密切的中东威权国家的统治者们担忧。▲(作者丹尼尔·巴尔德斯利,陈一译)
( z7 J5 L0 ]( k. B$ q0 S'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