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奇虎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
F% p- E3 [; D0 O: a
5 G$ c* R; a2 T+ \# j/ R 微创新是最适合创业企业的方法论) u& H) A3 X3 n5 B7 @3 w
: m& d0 a1 o! r* Z 颠覆性创新,实际上是马后炮的总结( }& H7 j% k8 U2 g$ {
( Q" d% X7 Q: y8 J
2011年3C创新传媒大奖提名人物——
: i1 [7 |; h) s
- O* P: K4 ]* S 互联网时代很多创新不是从企业自身出发,而是从改善用户的体验出发,有时候甚至是让企业做了一些很不起眼的创新。但是这个微小的变化给用户带来了一种新的感觉,一种冲击。一旦打动客户,这个“微”创新实际上一点都不微。
) R ]! ~. w/ k: B% U: m1 \0 @- D3 E
& P& o( q& `1 \3 Z8 } 作为360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周鸿祎的“微创新”理论正在由小众走向业界主流。360作为微创新的典型案例,其快速的发展速度和颠覆式创新也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方都市报主办的2011年3C创新传媒大奖即将于12月揭晓获奖名单,周鸿祎作为“年度创新人物”候选人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周鸿祎认为,颠覆性创新是马后炮,“微创新”是最适合创业型企业的方法论和价值观,而不是“点子大师”。采访中周一再强调用户体验,“微创新的世界观就是用户利益至上,企业应该忘掉技术,微创新,人人都是产品顾问”。
( _# O. u* ~8 H' y8 m" U
: q" v8 y% f* ~- K8 P- N! f “所谓颠覆性创新,实际是马后炮”5 a! W" I. d5 A$ |) |
9 c' i- ^7 { B# Y1 u 南都:360在互联网行业打拼多年,很多举措都是颠覆性的。但您最近却一直在宣讲“微创新”理念,能不能谈谈其中的逻辑?, Z, e4 H" G0 b! O; K; X( Z
: `1 E8 J0 {2 K0 l: H ^' \ 周鸿祎:“颠覆性创新”的经典教材我都读过。其一、所谓颠覆性创新在刚出来的时候基本上属于微创新。颠覆的出现,实际上都经历了好几年,甚至是五年到十年一个更长的时间。开始的时候都是从一个很不起眼的局部市场先切入。其二,颠覆性创新从来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他所谓的改进有时候是技术上的改变,但更多时候是用户使用或者体验上的一些微小的改变。它通过这些不断的微小创新,逐步从市场中拿到市场份额,最后就把原来的市场给颠覆了。所谓颠覆性创新,实际上是一个马后炮的总结。5 \+ e% r/ A0 @- V+ u4 n" b
9 f; E5 g# H T6 h4 W 其三、连推动创新的发明者本人都未必意识到这个东西可能是一个颠覆。比如说现在很多人认为苹果颠覆了这个颠覆了那个,但实际上今天苹果所有的一切都是从M P3做起的。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iPod,当时刚出来的时候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个东西是一个颠覆。iPod就是在一个成熟的产品中做了一个微小的创新,进而得到用户,然后再在技术上将iPod改造成iPhone,把itunes变成appstore。所以说,不是说没有弄出几百个专利,没搞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创新就不能叫做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特别是创业公司来讲,本身就没什么资源,也没能力,可能连活下去都成了一个问题,他怎么去十年磨一剑呢。基本上每个人都在谈创新,创新基本上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和标签。我在思考有没有一种创新适合创业公司去做的方法论,后来我觉得微创新是一种成本比较低,每个人都可以身体力行,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创新方法。+ ]) \* w- S7 ~6 O# T; m8 |
" J' |8 a/ H. i. P' |4 x; L
“微创新就是从用户的体验出发”
% W6 a+ u; X( p: [- r% \8 O+ w/ W0 b
南都:您是“微创新”理论最早的倡导者,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商界的主流观点,理论的出现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4 g5 e! ?0 A6 ~
( Q8 P; `, j1 T* m' N" g 周鸿祎:从行业来看,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用户体验为王、消费者驱动的时代。以前用户购买商品更多是一种被动选择,没有主动权,可是随着互联网及社区的出现,你会发现用户的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发现,用户和公司里做产品开发的人看问题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从产品开发的人来看,是想想我要用怎样的技术去教训用户,我要用户感觉我的产品怎样。但用户看产品往往是这样想,这个东西怎么用起来很方便很简单,可以为自己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 N5 c6 E( V" D$ f+ n3 N S* ]' E/ y
; X h- S( c1 j, s) p2 z 所以,互联网时代很多创新不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改善用户的体验出发,有时候甚至是让企业做了一些很不起眼的创新。但是这个微小的变化给用户带来了一种新的感觉,一种冲击。一旦打动客户,这个“微”创新实际上一点都不微,可能成为占领市场的巨大力量。
& X" u' G5 S& q6 y; z0 h
4 Y: `+ s1 \% }" _0 ]9 a1 O 我提出这个微创新,就是看到很多企业很自负,老想着怎么去搞出一个大的创新,但是从用户那边来看,即便是一个很大的创新,没有打动用户,你的创新可能是投入很大,但却无法占有市场。我们企业认为不重要的东西,用户可能觉得很重要。比如微软研发V ista的时候都是从微软的角度来看的,着力于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和文件系统、界面。这导致研发周期很长,但实际效果上看V ista并没有打动客户。Win8开始关注开机速度了。开机速度在搞操作系统的人看来可能很小儿科的技术,但是在客户看来,开机速度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0 Y7 M6 L% N0 I
. |6 C% x2 z1 |2 x9 x* c- P8 F, M5 W 所以我认为一个微小的创新如果打对了点,能够改善用户的体验,并且让上百万上千万的人因为这个微小的点来用你的产品,这个微小的创新一点都不微。+ S% X3 A3 G2 }" V* D3 ~
- t3 [& ^7 c9 l- w% M
“人人都是产品顾问”, T! s U( W0 O' _. d1 I( A% q
6 i! J, ?- M y) r
南都:具体企业如何实践“微创新”?8 `# w2 S+ |1 j8 E/ l2 Q
* d- B6 U( Z- n( f8 h 周鸿祎:实践“微创新”,一、企业要有价值观上的转变。做微创新的时候你要去忘掉技术,忘掉之前的成功,要求你真正地转换看问题的视角,从用户的角度去看,从中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像我们当年做杀毒软件的时候,很多企业都认为他的杀毒软件已经很好了,每年可以卖几个亿,但是用户发现这些杀毒软件并不好,做得很复杂,而且不能解决电脑的很多问题。
" P/ F8 x8 s; }7 W Y) A/ `6 I0 g' z3 Y* M% F/ V* D
二,就是企业重视用户,重视用户的体验,就是要把用户的体验和利益放在最高。我碰到很多企业说是用户第一,但一旦用户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冲突时,你就很难真正做到用户第一,也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创新了。7 w" G- P6 Q3 z* B3 q& V3 i. ?
+ v1 W" W& m1 M/ s$ R$ z( j' ^
三,既然是微,不要老是想着创一个大牌,弄一个大的专利,搞一个可口可乐秘方,期望一招制敌,我觉得微创新就是点点滴滴地,从很多细微的地方去改进。让用户用起来更方便了、更简单了、更便宜了,甚至只是一个细节的变化,我认为这些都是创新。
; w9 M# E, e' W! o9 ~: W! V% {( D6 x. r
四、微创新实际上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不是让企业制定一个很大的战略,然后分开来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离用户太远了,把那些基层人员、做客户管理的一线管理人员发动起来,让他们提出很多建议来。这样的话微创新不需要搞专利实验室,不需要科学家才能搞,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能够提出改进。这样就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由外到内的推动模式。所以我提出:“微创新,人人都是产品顾问。”- ], o/ m5 n" X, s7 m `
: M" R4 L, y6 N% f5 i- n 所有的微创新都是不知不觉发生的,被颠覆的人很多都犹如温水煮青蛙,最后被干掉的。例如360当年做安全,如果我们想全面做安全,可能就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源,所以我们就想做360卫士,通过一个很小的点去切入,但这个点有巨大的需求。当时很多搞安全的企业看不上这点,我们就专注于这个,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获得口碑,进而赢得了几千万客户。在这几千万基础上,我又开始做免费杀毒。但很多杀毒软件又不肯放弃软件销售收入,慢慢地他们的市场就被我们蚕食了。你看,360也不是一夜之间做起来的,我们也做了五年了,就是突然有一天你才发现市场被360颠覆了。
* r4 p; Z* L* l2 t2 e% u) f, K& i/ C1 B6 T/ x6 W.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