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成为人们必要生活方式的当今社会,网友们不断改编、制造并丰富着日常生活语言的范式及内涵,为人们的存在样态及交往方式带来了新的面貌,网络语言是其典型代表之一。网络语言(Net-speak)是指网民在网络平台上收集资料、发表观点、沟通对话、传播信息中使用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创性、便捷性、寓意性的自然语言。与传统上相对单一、简化的语言形式相比,网络语言不仅加入了肢体、面部表情等传递情感、表现情绪的形象要素,还加入了更多的“表演性”、“夸张性”的色彩。伴随着网络语言向社会、政治、民生等问题的波及,其日益成为能够影响现实生活的“大众”语言。 : P; |3 H4 l- q; f$ \ 5 S' h* q9 I" o7 K! z4 a 一、网络语言折射了网络时代的价值观$ X8 m3 D' Z& K) X
Y4 R2 l |! ]5 D* `5 D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好坏、对错、真假、美丑、善恶等客观存在的稳定而持久的主观心理倾向。经济转型、社会变迁、政治图新、文化碰撞等社会因素固然是充实与丰富价值观内涵、诱发与激荡价值观形成与转换的深层力量,但语言在价值观的形成、培育及传承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j: N i; t' }, B6 L
0 g: P( H! w& H# [8 Z 网络以其开放、共享、迅捷的技术平台和简易、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培育着个性独立、意志自由、多元共存、平等自治的价值主体。在网络中,每个个体都有发布信息、表达好恶、质疑异见、针砭时弊的权利。而网络语言的大量出现,无疑是因应网络的这个特点而生的。也正因如此,网络语言作为社会存在的映射,存在良莠不齐的特性。( S1 I1 N P V9 P* M0 {2 S: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