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 ]! P& L& j; _0 M- h, C
3 @* I9 [( ^) ~# w/ I
核心提示1 F1 G/ I3 T# @; |
日前,针对公众关注的日本核事故对我国带来的影响问题,记者采访了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所长苏旭,详解了核辐射究竟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哪些影响,什么情况下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等问题。
4 U' M' m/ R3 L/ R, t5 L& ~* W" e 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对健康无影响
K$ B, _, O# q- ^5 j) u \- [* Q 人们就生活在有天然本底辐射的环境中,时刻都接受着天然辐射的照射
, d& _ ~* R0 g# W; z: e 记者:在这次日本核泄漏事故中,专家们经常会用“天然本底”辐射来进行对比。何谓天然本底辐射,是否会影响人的健康?
; y; j/ F& O0 C& V- \) I' j; q+ y& B 苏旭: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称之为天然辐射,也称为天然本底辐射。
h; s+ I9 u/ k 人们就生活在有天然本底辐射的环境中,时刻都接受着天然辐射的照射。( S4 r9 t+ F- I1 z0 L$ v) [
天然辐射主要来自于土壤、岩石、水和大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和宇宙射线。天然本底辐射导致的个人年辐射剂量,全球平均为2.4毫西弗(最新译法“毫希沃特”),我国平均为3.1毫西弗。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对健康无影响。5 @1 B. @9 i' q. j/ K6 \
记者:目前,我国多地监测到放射性碘—131。监测到的具体数据是多少,是否会影响公众健康?
+ w) M! b# c# |0 n) m$ ~0 c3 m 苏旭:目前监测到的放射性碘—131是极其微量的,它是人工放射性核素,可能来自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核素。按照计算,这些监测到的微量放射性碘的剂量贡献,仅仅相当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甚至不会改变本底辐射水平,不会影响我国公众的健康。4 I- P# @) f0 r
辐射剂量很小时,健康风险非常小* q2 O. s; G: E' A
当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导致癌症的风险没有明显增加/ S) V& o0 C) C7 ^, G0 }
记者: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7 S% Z6 j/ x8 W. D
苏旭:在受照剂量250毫西弗以下,无临床症状,可能无迟发效应;250—1000毫西弗之间,血象有轻度暂时性变化,无其他临床症状,但可能有迟发效应,对个体总体上没有严重效应;1000—2000毫西弗之间,可产生恶心、疲劳,血象有明显变化,可导致轻度急性放射病;2000—4000毫西弗之间,受照24小时内出现恶心和呕吐,一周后可能出现毛发脱落、厌食、全身虚弱及喉炎、腹泻等临床症状,如以往身体健康或无并发症者,短期内有望恢复。& n0 w+ n* v8 J9 Y
记者:低于多少剂量可以认为对健康没有影响?
' V, M3 w7 X# v# s! ]( [) r0 l8 y: ~' K 苏旭: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当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导致癌症的风险没有明显增加。- ]1 w9 p( c5 p) ~9 h
然而,电离辐射的线性无阈假说是辐射防护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理论上任何剂量的电离辐射均可导致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但是这种理论假设还无法在人类身上进行验证。
5 |: ?4 T2 f2 C) ]" ]3 ]7 w/ H$ Q 因此,我们无法说哪个剂量水平就是绝对的零风险,但当剂量很小时,健康风险是非常小的。在电离辐射防护中,应遵循防护水平最优化原则,尽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在无法避免时,尽可能合理地降低受照剂量。& v7 l! B+ y) h8 r# e9 c
服用碘片要根据政府提示( h% x/ j7 h3 ~
我国检测出的放射性物质剂量,远低于需采取防护措施的剂量水平
; R2 H. o" e3 `0 {2 h' t& [& x 记者:现在很多检测出极微量放射性物质的地区,是否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 u4 y( t3 a9 _( N8 ^ O* K
苏旭:目前,在黑龙江等地检测出极其微量的放射性碘—131,所致公众剂量仅相当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远低于需采取防护措施的剂量水平,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R( r0 z, ^) I5 u/ {$ h. k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针对日本核电站泄漏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正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公众应及时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
( j7 B( L# R+ K) W7 F7 e0 \ 记者:如果发生核泄漏,周围的居民如何采取个人防护措施?4 l! y- J4 V: Q7 X* ]( g3 t
苏旭:我国监测到的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只是提示放射性物质抵达我国境内。
; q0 {8 p& P2 V( M; x* O9 W6 e8 n) H: [$ p$ y 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时,附近的居民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关闭门窗、避免室外活动等。
% M+ X2 T6 U- }9 K2 G) ^" s0 K {3 k/ P 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时,释放物主要是以空气为媒介传播,专业术语叫“烟羽”。烟羽飘移过来前,政府都会有预警和预报。7 K8 }! L$ w/ G9 v# W: k
根据我们实践经验和试验结果,关闭门窗的防护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 C2 [. T/ }- h" u
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造成内照射的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通过呼吸吸入;二是食入,即食用了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水;三是皮肤的吸收;四是伤口侵入。皮肤吸收份额比较小,根据不同的核素和核素的化学形态,份额是不一样的。伤口吸收的份额比正常皮肤高10倍,要避免有伤口的地方被沾染。内污染的防护方法就是避免吸入、食入,以及皮肤和伤口沾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室内活动、关闭门窗。如果必须要进行户外活动的话,要戴口罩,避免皮肤的暴露,这是防护放射性气溶胶进入体内造成内照射最基本的方法。
0 d t9 u9 v1 K, r9 u 记者:什么时候需要服用碘片,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需不需要做特别防护?
* r: v9 p+ E/ |+ t 苏旭:核事故情况下,事故周边地区人员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放射性碘被摄入后,主要沉积在甲状腺内,导致甲状腺受到照射。
2 k3 v( `7 m# `8 s9 ^ 服用碘片的目的,是使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及时服用稳定性碘(碘片)可减少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 Q1 |8 C5 O: ]6 ^
碘片具有副作用和禁忌症,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提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碘片需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服用,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 [/ k3 j. e2 L" T8 D8 K 如果在放射性碘摄入前6小时服用稳定性碘,阻断放射性碘沉积到甲状腺的效果可达100%;在摄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就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在摄入放射性碘6小时内服用,仍可使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对成年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推荐的稳定性碘服用量为100毫克,3—12岁的儿童稳定性碘服用量为50毫克,1个月—3岁的儿童稳定性碘服用量为25毫克,新生儿—1个月婴儿稳定性碘服用量为12.5毫克。
' X% e0 a$ C5 q4 T 碘片具有阻断放射性碘沉积到甲状腺的作用,对孕妇服用碘片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孕妇的甲状腺与其他成人相比,能更快地沉积放射性碘。其次,胎儿的甲状腺应给予保护。
+ d; c- n7 }$ k' V; E" B4 L/ p% h(编辑:SN047); @/ \+ T1 @2 S* S& f3 p
% x- G9 s9 [9 z |
|